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居民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人均可支配收入)?

什么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如何计算的?“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后,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城镇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城镇住户调查,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农村住户调查。

什么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如何计算的?最新消息:2015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同比名义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实际增长7.0%。深圳农村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9元,实际增长8.9%。中国每个季度都会公布上一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但几乎每次公布这样的数据,都会或多或少引起一些质疑。我很好奇居民季度可支配收入是怎么算出来的。

1.什么是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后,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缴纳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就一个地区而言,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

2.可支配收入的来源数据是怎么来的?

城镇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城镇住户调查,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农村住户调查。国家统计局与加拿大统计局合作,实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统一城乡居民收入指标的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从全国1650个县(市、区)选取约16万户家庭参加城乡综合住户收入、支出和生活状况调查,覆盖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按照统一的计划和工作流程,直接组织被调查户记账,记录被调查户的工资、补贴、家庭经营收支、分红、租金、利息、养老金、缴纳个人税费和社会保障费等现金和实物收支情况。

3.可支配收入是如何计算的?

1、如何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据介绍,全国中学每年都会进行入户调查。其中,城镇住户调查以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城镇居民的家庭基本情况、现金收入和非现金收入。

所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调查户可以自由支配的人均收入。它将调查住户的总收入,扣除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然后除以住户的常住人口,得到数据。

家庭总收入由四个方面组成:工资性收入(如劳动报酬,包括兼职等。),净营业收入(如做生意的净收入),财产收入(如证券、房租、奖金收入等。),以及转移收入(如养老金、失业救济金、保险赔偿金等。).

,如何计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中央军委每年也会对农村家庭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员定期记账和调查员入户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国家中央军委将系统收集农村家庭的生产、收入、消费、积累和社会活动等数据。

农村居民纯收入是指当年农村居民家庭各种来源的家庭总收入。扣除费用后,平均净收入根据常住人口得出。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