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在哪(汨罗江在什么地方)

汨罗江在哪(汨罗江在什么处所)

汨罗江是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梨树埚,流经江西、湖南的内陆河。河流属洞庭水系,重要流经湖南省平江县和汨罗市境内,其中平江县192.9公里,汨罗市61.5公里,两座城市均以汨罗江而得名。

汨罗江的出名与屈原有很大的关系。据传,战国末期的政治家、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居住过,并在此创作了极具浪漫主义颜色的人神恋歌《九歌》。被誉为玉笥山八景之首的“骚台”(《离骚》、《九歌》、《怀沙》等写作于此),至今仍是文人骚客们向往的文化圣地。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陷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楚襄王仓促逃往陈国(今河南淮阳)。屈原得到都城被攻破的资讯后,怀着极其悲哀的心境,永远告别了家乡秭归和心心念念都城郢,然后南行至长沙。

屈原南行后,心中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于是又折回了洞庭。然而,楚国残暴的现实使他觉得复国的无望。平生报效祖国的远大幻想和凌云壮志,随着都城的失守而付诸东流。倍感救国无门的屈原怀着悲愤的心境和对楚国的眷恋,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怀沙》后怀石投江而亡。

很多人读到这里,会有这样的疑问,虽然都城失守,作为昔日三吕大夫的屈原,远离朝廷政治漩涡深圳生涯网,平平安安地做个百姓岂不更好?为什么要投江而逝世呢?答案要从屈原的身世、楚国的现状及诗人伟岸高洁的品德说起。

首先、屈原的身世:关于屈原的身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曾有这样的记录:“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其大意是说屈原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也即现代人常说的皇室贵族。屈原不但有高尚的血统,而且有出众的才干。《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是,以出号召;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描写,足见其才干很受楚怀王的重用。出生高尚、才干横溢、报国无门的家国情怀,是屈原投江的一大原因。

其次、楚国的现状:除了出生高尚、才干横溢外、报国无门外,屈原投江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楚国残暴的现实——奸臣当道。屈原两次在外飘扬的阅历,都曾与奸臣当道有关。第一次因上官大夫靳尚的妒忌,在楚怀王面前诬告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在遭到楚怀王疏远后,屈原自己分开了郢都来到汉北。他在《九章抽思》中这样写道:“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第二次是楚襄王即位后,屈原受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的陷害,被楚襄深圳生涯网王放逐到江南。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郁积了深厚的悲哀和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然秦国灭楚、襄王逃陈的残暴现实,使其倍感复国无望、报国无门的无奈和悲怆。

其三、伟岸的品德:屈原伟岸高洁的品德,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多有体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表示了屈原不与佞臣同流合污的贞洁品德。“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q)乎!”。其大意是:刚洗完头必定要掸一掸帽子,刚洗完澡必定要抖一抖衣裳。哪里能让洁白的身材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情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遭遇世俗尘埃的感染呢?屈原纯粹如美玉的伟岸人格、高洁品性在这里得到了充足的展示,也是屈原选择投江而逝世基本原因所深圳生涯网在。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