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战国七雄的都城都在哪儿)

现在燕国在哪里(战国七雄的都城在哪里)

西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最初分封的诸侯约有八百人。然而,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兼并战争的兴起,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只有十几个,其中以齐秦楚赵岩韩玮最为强大,是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都城在哪里?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在历史上,各国都经历过多次迁都,都城也很多,比如秦国就有9个都城。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战国七雄的都城变迁史。

齐:秦始皇灭齐时,都城在临淄。

齐国最初的都城是颍丘(今山东临淄以北),周武王先后以姜子牙为齐侯时,都是颍丘。公元前866年,齐桓公迁都博古(今临淄北部桓台附近)。七年后,齐襄公回到都城颍丘,因颍丘在资水河畔,改名为“临淄”,直至齐国灭亡。

楚国:秦始皇灭楚时,寿春是都城。

楚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古老的诸侯国。在其800年的历史中,它经历了六次资本运动。楚国的最初首都是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楚文王年间(前7世纪),都城迁到杜英(今湖北江陵)。杜英是楚国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已经使用了400年。它也是楚国最著名的都城。当楚庄王统治世界时,它是楚国的首都。

公元5世纪左右,随着实力的下降,楚国不得不迁都城南,以避开北方诸侯国的边缘。因此,在楚昭王和楚惠王统治时期,先后迁都坦都(今湖北省翼城东南)和杜妍(今湖北省翼城)。

楚惠王时期,楚国迁都回杜莹,大概是为了恢复楚国昔日的辉煌。不幸的是,楚国从未恢复汪壮的霸权,反而每况愈下。公元前278年,白起破楚军,攻打,楚襄王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后来,为了避开秦国的边缘,楚王考烈在位期间,楚国迁都鞠扬(今安徽阜阳),后又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直至楚国灭亡。

燕国:秦始皇灭燕时,都城为霁城。

颜也是一个老牌诸侯王。西周建立后,赵公逵被封于蓟地(今北京)建立燕。燕国的最初首都是盐城,它位于今天的北京房山区。公元前7世纪,燕国扩张到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吞并蓟后,定都蓟。公元前7世纪,山戎先后南下攻打郑国、燕国、齐国等国,当燕桓侯为了躲避山戎的侵扰,被迫迁都临沂(今河北荣成)时。

公元前657年,燕襄公迁都回季承;春秋后期,戎狄北部势力越来越强,迫使燕国再次迁往彝地。炎帝蒯时期(公元前4世纪初),燕国发生了一次叛乱。平定叛乱后,在沂水修建了舞阳城,这是燕的首都。

此时,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在空之前繁荣起来。燕昭王时期,燕国都城形成了“三都”体系,即季承、中都(今北京房山区窦店以西)和下都城舞阳城,直至燕国灭亡。

赵:秦始皇灭赵时,都城是邯郸。

邯郸是赵最著名的都城。很多人认为邯郸一直是赵的都城。其实在邯郸建都之前,赵国的原都城是晋阳(今山西太原);公元前425年,赵恒子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公元前386年,赵迁都邯郸,直到赵灭亡。公元前372年。赵成侯曾立兴为新都(今河北邢台)为赵国都城。

魏:秦始皇灭魏时,都城是大梁。

战国七雄中,魏迁都最少,原都城为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迁都大良(今河南开封,相传建都于前354年,商鞅领兵突破魏军,魏惠王被迫迁都大良避其边)。从此,大良一直是魏国的都城,直到魏国灭亡。因为都城是大梁,所以魏国也叫梁国,也叫梁。

韩国:秦始皇灭韩时,新郑为都。

朝鲜最初的首都是平阳(今山西临汾)。后来,为了向中原扩张,韩国迁都益阳(今河南益阳)。公元前423年,韩武子为了吞并郑,迁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市),直到韩国灭亡。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