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撒切尔(英国传奇首相撒切尔夫人)

玛格丽特·撒切尔(英国传奇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

相信大家对玛格丽特·撒切尔一定很熟悉,因为她确实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女政治家之一,为世界和那段历史增添了不少色彩。

今天,文学与历史将带你回到历史,回顾英国传奇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功过是非。

为了抵制恼人的抄袭现象,我不得不在来自网络的图片上添加水印。同时声明“文化历史不假”的原创文章全部只在“百家号”和“头条”两个平台发布,仅使用这一个网名,“文化历史不假”,其余均为可耻抄袭!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1925年10月-2013年4月),英国右翼政治家、保守党领袖,第49任首相,首位女首相。她在1979年、1983年和1987年赢得了三次大选,带领英国走上了经济复苏和重新崛起的道路。直到1990年,她才宣布辞职,退出政坛。

为了表彰她对英国王室和英国人民做出的杰出贡献,撒切尔夫人被授予最高荣誉“守护勋章”。所谓“守护勋章”,起源于中世纪,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骑士勋章,也是英国等级最高的荣誉勋章。除了在位的英国君主,只有不超过25个活着的人可以穿。

1925年,撒切尔夫人出生在林肯郡的一个小镇上。她原名叫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她的父亲叫阿尔弗雷德·罗伯茨,在当地经营一家小杂货店,曾担任当地议会议员,属于“老派自由主义者”。

因为父母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的行为和标准都比较保守和刻板,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严格。他们从小就教育玛格丽特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要盲目从众。她父亲给她的名言是:

不要做别人都做过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劝人跟着你走。

多亏了父母的言传身教,玛格丽特从小就下定决心,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在她的努力下,她从凯特琳和格兰瑟姆女子学校毕业,并通过了高级安置考试。她于1944年被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录取,在此期间她主修化学。

萨默维尔学院最早成立于1879年,是第一所向女生开放的学院。在珍妮特·沃恩女士的领导下,学院不需要进行宗教测试和注册,自由开放的氛围非常浓厚,这与玛格丽特追求保守主义的理念不符。因此,她在回忆录中遗憾地说:

虽然我来到了牛津,但我非常想家和悲伤。

为了坚守信念和追求,玛格丽特很快加入了牛津大学巴赫合唱团、卫理公会学习小组等保守阵营。大学最后一年,她有幸成为历史上第二位学生会女主席。

除了追求政治和宗教,玛格丽特在学习上也很努力,遇到了被她称为“杰出科学家和天才教师”的霍奇金教授。然而,何杰金在几年后说了这句话:

我会把她列入好学生的名单,但她似乎从未打算当化学家。

原来,当玛格丽特在学习化学时,她的主要思想和精力都用在了政治上。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她第一次遇到了很多在未来政治道路上可以互补的人,比如后来的教育部长爱德华·博伊尔,后来的《泰晤士报》总编辑、上议院议员威廉·里斯莫格。

1945年,德国投降后,英国战时内阁解散。当时,作为带领英国打败纳粹德国的英雄,丘吉尔首相的名声如火如荼,大家都以为他会轻松连任。对此,英国《泰晤士报》也这样评论道:

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也是我们坚强的领袖。除了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非常信任。

然而,随着7月26日选举结果的公布,包括玛格丽特在内的人们感到困惑。因为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以197票对393票的巨大劣势被克莱门特·艾德礼领导的工党击败,失去了政府组阁的权利。

这件事对玛格丽特影响很大。原来,人们抛弃保守党和丘吉尔是因为国内经济状况不佳。从那以后,她越来越关注民生,比如的经济、教育、就业等。

幸运的是,丘吉尔卸任首相后并没有消沉,长期活跃在政坛,这给了玛格丽特足够的动力。1946年3月5日,丘吉尔还在美国富尔顿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斯丁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横跨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落下。这条线的后面是中欧和东欧古代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都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影响,而且还被莫斯科日益高涨的高压所控制。只有雅典,以其不朽的荣耀,在英、美、法每个人的时刻,自由决定自己的未来。

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开始了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的长期冷战。这些都让玛格丽特振作起来,更加自信地投身于政治。

从牛津大学毕业后,玛格丽特在一家化学塑料制品公司工作。然而,这显然不是她的理想和目标,她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之外,参加保守党的集会和游行,从而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保守党党员候选人。

在此期间,玛格丽特还在保守党的活动中结识了彬彬有礼的商人丹尼斯·撒切尔爵士。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个爱好相同、追求相似的人终于结婚了,她成了撒切尔夫人。

新婚生活甜蜜幸福。婚后第二年她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她的儿子名叫马克,女儿名叫卡罗尔。

一年后,玛格丽特·撒切尔选择在丈夫的支持下重返政坛。这一次,她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不再是以前盲目带头的“女斗士”。

为了增加当选的机会,撒切尔夫人数次婉拒保守党推荐的选区。直到1958年4月,她才决定参加芬奇利选区的竞选,并在第二年成功当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

在下议院的第一次演讲中,撒切尔夫人一点也不担心。她发表长篇大论支持保守党的政策,向几乎所有的男性成员展示了女性的风采。事后,芬奇利报纸这样评价她:

撒切尔夫人口才流利,不看演讲稿也能滔滔不绝,也是一针见血。

1961年9月,撒切尔夫人被时任首相哈罗德·麦克米兰提名为养老金和国家保险部行政副部长,并首次开始在内阁任职。这次经历大大提高了她的实践能力,成为保守党内的一颗政治新星。

1964年,工党卷土重来,过去几年猛烈抨击保守党政府。而且,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与社会主义”的口号,极大地吸引了中下层阶级的支持,成功地赢得了大选。

作为反对党成员,玛格丽特·撒切尔在议会辩论中将火力集中在工党政府实施的新税制上。在她看来,这种新的税制不仅不符合西方世界的传统意识形态,而且有向资本主义相反方向倾斜的危险。这场辩论为她赢得了“议会辩论家”的美誉,奠定了她作为坚定的保守派代表的地位。

1970年,玛格丽特·撒切尔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泰德·希思内阁的教育和科学部长。上任仅一个月,她就为了削减教育支出,取消了向全国各地学校提供免费牛奶的政策,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的公众示威和抗议。《太阳报》甚至公开开玩笑说她是“从学生手中抢牛奶的人”。

客观来说,政府干预经济在当时的英国依然盛行,自由主义从未成为主流。尽管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出发点是集中资金建立高等教育,但它因实施迅速而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尤其是很多中下阶层人士和贫困儿童的反对声音最为尖锐。

1974年2月,英国保守党在大选中落败,撒切尔夫人随即成为过渡时期影子内阁的环境事务大臣。之后,她在党内选举中成功击败了前党首泰德·希思力推的候选人威廉·怀特洛,正式成为保守党领袖。

1979年5月3日,撒切尔夫人领导保守党成功赢得大选,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上任后,她受到各方的高度希望,希望扭转经济和国家的颓势,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谁知道,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后面临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1980年4月30日,6名武装分子攻占了伊朗驻伦敦大使馆,将26人关押在大使馆内,要求英国政府释放在押的所有阿拉伯囚犯。

传统上,喜欢通过谈判和讨价还价来解决问题的英国政府,大概率会向这些恐怖分子屈服。然而,新任首相撒切尔夫人对恐怖分子表现出了深深的仇恨,她明确反对妥协,认为这无异于背着废柴救火,会助长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

在关键时刻,撒切尔夫人以首相身份下达作战命令,出动最精锐的反恐力量“皇家特别空 SAS”实施闪电突袭,一举消灭恐怖分子,解救了所有人质。这一事件风险极大。如果处理不当,她的政治生涯将会结束。

为了重振经济,撒切尔夫人开始大幅提高利率以减少货币供应,从而控制不断飙升的通胀压力。这期间,300多位经济学家因其范围大而联名反对,但她坚决坚持。对此,她也做出了如此强硬的反击:

轮到你了。但是女士,我永远不会回头。

到了1982年1月,英国的通货膨胀率终于从18%的高点降到了8.6%,利率也开始相应下降。就这样,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取得了初步成功,帮助英国实现了成功的软着陆。

为了重新树立英国在世界上的辉煌,撒切尔夫人开始积极调整英国对美政策,恢复到之前英美“特殊关系”的状态。面对另一个阵营的苏联,她不遗余力地采取对策。

1981年1月,里根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撒切尔夫人成为第一位访问美国的外国领导人。作为保守主义和自由市场的虔诚信徒,他们也面临着严峻的国内经济危机,他们很快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在随后的8年里,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在外交场合相互支持,坚定地站在一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然而,在冷战的背景下,英国仍然主导着一场局部热战,即马岛战争。

所谓的“福克兰群岛”就是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称之为福克兰群岛。该岛位于阿根廷东南部,距南美洲大陆数百公里,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它由大马尔维纳斯岛、索莱达岛和数百个其他小岛组成。

马岛靠近南极洲,寒冷的气候以常年寒冷潮湿为主,形成了密集低矮的植被带。此外,由于多年的沉积和分解,形成了丰富的煤泥资源、石油资源和银、铁、铝等矿产资源。此外,全岛分布着大量的企鹅、海狮和海鸟,周边地区也蕴藏着巨大的渔业资源。

马岛不属于任何大陆,也没有早期人类居住的痕迹。直到15世纪才被英国人发现。然而,当时的英国正忙于为对外殖民扩张寻找市场,并没有特别关注这个远离本土的孤独群岛。

几年后,已经衰落的西班牙也紧随其后。看到英国没有特别关注这个地方,西班牙逐渐实现了对马岛的垄断。

18世纪末,随着英国成为一个强大的“永不日落的帝国”,它越来越意识到马岛的重要性。因此,1810年,英国人用武力赶走了盘踞在这里的西班牙人,重新占领了福克兰群岛。

在南美解放运动期间,阿根廷宣布脱离前宗主国西班牙独立。此外,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它宣布福克兰群岛也属于自己。然而,英国无视这一点,继续牢牢占领福克兰群岛。

阿根廷刚刚独立,国力有限。自然只是口头上的叫嚣,从来不敢采取行动赶走英国人。二战后,随着联合国的成立,阿根廷开始寻求国际支持,要求英国人离开福克兰群岛,让他们回归自己。

最后,联合国认定存在马岛主权争端,希望英国和阿根廷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争端。但由于双方针锋相对的矛盾,马岛问题始终没有进展,被长期搁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阿根廷也未能幸免。当时国内反对galtieri军政府的民主运动愈演愈烈。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树立自己的形象,加尔蒂埃里决心冒险,用武力收复马岛。

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安排少量士兵悄悄登陆该岛,并升起国旗。对此,英国政府立即出动破冰船“毅力”号宣布主权,但被准备充分的阿根廷军舰击败。

消息传回伦敦,举国沸腾,撒切尔夫人怒不可遏。她立即要求出兵,准备用武力夺回马岛,得到了议会的高度支持。

当英国舰队一路抵达马岛海域后,立即展开了登陆行动。由于阿根廷海军装备了合法的飞鱼反舰导弹,导致英国船只损失惨重,撒切尔夫人致电法国总统密特朗,要求对方交出飞鱼导弹的具体参数。

看到法国不肯就范,撒切尔夫人还表示,为了夺回马岛,英国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核武器。最后,在她的一再威胁下,法国总统密特朗被迫妥协。

最后,在美国和法国的秘密支持下,英国军队在付出200多人死亡的代价后,成功夺回了对马岛的控制权。这场局部战争的胜利,让撒切尔夫人名声大噪,保持了很高的支持率。

1982年9月22日,撒切尔夫人随打赢马岛战争的魏昱访华,希望继续占领中国香港。九七临近,英国希望中国能延长香港的租期,甚至提出所谓“主权换治”。

对此,小平同志明确反驳说: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坦率地说,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申明,中国将于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不仅在新界,而且在港岛和九龙。

为了彻底打消撒切尔夫人的幻想,邓公进一步生动地强调:

今天,我们只需要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确保在1982年至1997年的15年过渡期内,香港问题不会出现分歧。

中国的鲜明态度让撒切尔夫人感到不知所措。稍微冷静之后,她继续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寻找借口,希望得到中国的妥协。

对此,早有准备的邓公不仅针锋相对,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一国两制”。在这种情况下,撒切尔夫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当她走出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因为走神摔倒在地上,她踩在了台阶上。

撒切尔夫人访华后,中英双方进行了20多轮谈判,最终在1984年9月26日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澄清了香港回归前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1987年底,撒切尔夫人计划将医疗保险、教育和卫生、水电网络等公共事业进一步私有化。因为剥夺了人们的许多利益,自然在中国引起了很多抱怨和反对。结果,她的民意支持率急剧下降。

到了1990年,撒切尔夫人在当地大力推行的新税制也有很多弊端,让她更加不受欢迎。同时,对国内国际经济问题的错误处理,让她失去了企业和商界的支持。然而,正是杰弗里·豪在11月1日的愤怒辞职成为了她下台的直接导火索。

作为玛格丽特·撒切尔内阁中任职时间最长的女性,杰弗里·豪曾担任财政大臣、外交部长和副总理。然而,由于在许多国内和国际问题上与总理有很大分歧,他自愿辞职并公开呼吁:

其他保守党成员应该重新考虑首相的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撒切尔夫人在党内的地位开始动摇,逐渐难以控制局面。看到机会,担任撒切尔政府国防部长的赫塞尔廷也向保守党领袖发起了强烈挑战,导致撒切尔夫人遭遇上任以来最大的危机。

就在这时,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儿子马克从背后捅了她母亲一刀。据媒体报道,在她执政期间,她儿子的个人资产急剧上升,她长期居住在美国,在瑞士、摩纳哥、南非和西班牙都有丰富的资产。

事件曝光后,虽然马克一再强调,这些都是自己做生意的合法收益。然而最后却成了政敌攻击母亲的把柄,造成了巨大的信任危机。

1990年11月22日凌晨,在与内阁成员会面后,撒切尔夫人没有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最后,只能宣布:

为了促进党内团结,赢得大选,我将辞去总理职务。

11月28日上午,撒切尔夫人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发表了简短的告别演说:

11年半后,我们将告别唐宁街。与此同时,我们非常高兴在11年半的任期内把英国建设得比以前更好。

后来,撒切尔夫人前往白金汉宫亲自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递交辞呈。当时我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能看出来,“铁娘子”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失望和遗憾。

从此,一颗政治明星陨落,撒切尔夫人的时代悄然结束。

由于长期从政,撒切尔夫人对两个孩子的情感关怀严重缺失,导致他们与她的关系非常普通。女儿从小就被送去寄宿学校,母女俩的感情很淡漠。我儿子被宠坏了,成了花花公子,进了监狱。

2001年8月,玛格丽特·撒切尔和她的丈夫丹尼斯在葡萄牙马德拉庆祝金婚纪念日时出现了中风的迹象。然而,她总是宣称一切都很好,只是身体不好。

丈夫去世。

2003年6月,撒切尔夫人心爱的丹尼斯去世了。在政治上默默支持她几十年的丈夫,一直充当着“首相背后的男人”,一直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他的去世给了玛格丽特·撒切尔沉重的打击。

2003年,玛格丽特·撒切尔患有严重的中风和健忘症。她的女儿卡罗尔告诉媒体:

因为记忆力下降,我妈现在已经很少看了,因为完全没有意义,看完一句就会忘记。

甚至,撒切尔夫人总是忘记丈夫已经去世,女儿不得不一次次提醒她的坏消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的健康每况愈下,不仅记忆力下降,而且说话也越来越困难。

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后遗症去世,享年87岁。尽管她生前明确表示不需要国葬,出于对她传奇一生的尊重,英国还是以军人的荣誉为她举行了“仪式性葬礼”。

葬礼现场

2013年4月17日,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虽然不是国葬,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亲王却破例参加。仪式结束后,棺材被送往伦敦南部的皇家切尔西医院火化,然后骨灰被埋在已故丈夫丹尼斯的坟墓旁边。@文史皆伪。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