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有何历史渊源)

文章目录[隐藏]

  • 乌兹别克人源于金帐汗国
  • 历史悠久的乌兹别克人的民俗

乌兹别克人(乌兹别克人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古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分裂和融合的过程。俗话说,天下大事“久必合,久必分”。生活在广袤的东方大地上的民族,会因地域、语言、文化、习俗的不同而形成,有着独特的民族发展史。

笔者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都与客观规律密切相关。无论是长期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还是称为西戎、东夷、北地、南蛮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变化历史中,也存在着分裂与融合的局面。

而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古代社会形成的少数民族大多属于融合民族。无论你生活在哪个地区、哪个人口,你都会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一些历史现象,比如民族移民或者其他民族的迁入。可以说,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至少有90%属于民族社区。

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兹别克人是一个起源于公元14世纪的古老游牧民族。因为乌兹别克人的起源历史比较复杂,他们主要生活在中亚河的中部。因此,乌兹别克斯坦人在中国的数量相当少,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大约有10,569人。

作为从国外移居新疆的少数民族,其实乌兹别克人和蒙古人有着很深的渊源。它不仅是一个被蒙古铁骑践踏的民族,也是蒙古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说法主要源于乌兹别克人,源于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

乌兹别克人源于金帐汗国

一、乌兹别克人的起源历史

1.乌兹别克人从中亚迁移到新疆

相信很多人看到乌兹别克人都会想到邻国乌兹别克斯坦。事实上,中国的乌兹别克人和国外的乌兹别克人有着相同的根源。从严格意义上说,乌兹别克人其实就是后来迁入中国的乌兹别克人。

虽然听起来有点晕,总之乌兹别克语就是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人主要分布在伊犁、喀什、乌鲁木齐、塔城等地区。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分布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是乌兹别克人的主要聚居地。

笔者认为,从乌兹别克人的民族起源来看,这个民族属于中亚本土民族。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中亚国家逐渐迁入新疆。乌兹别克人主要讲乌兹别克语,相对复杂,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格罗鲁支系。

2.国家课题在中亚

乌兹别克人起源于古代中亚民族,之所以从中亚迁移到中国,与他们特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因为中亚国家与新疆接壤,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有天然的跨境优势。

尤其是6世纪至13世纪,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的入侵,为乌兹别克人融入中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虽然乌兹别克人的祖先,或者还没有入境的乌兹别克人,不能统称为古代“中国人”。但蒙古人入侵西夏后,乌兹别克人开始被称为乌兹别克人。

这其实是乌兹别克人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契机。也就是说,乌兹别克人曾经是外国人,但当他们被称为乌兹别克人时,他们实际上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这实际上是国家发展史上不同历史阶段的巨大变化。

二、金帐汗国时期

相信大家通过了解都知道乌兹别克人的历史渊源。但是关于这个国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乌兹别克人曾经属于金帐汗国。金帐汗国首领巴豆,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孙子。

乌兹别克人的族名源于金帐汗国,是成吉思汗术赤的长子巴豆于13世纪上半叶建立的一个封建国家。这个由蒙古人建立的国家,地域辽阔,民族构成相对复杂,这也预示着乌兹别克人的出现。

突厥人和蒙古人是金帐汗国的主要民族。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乌兹别克人,他们很可能是突厥和蒙古的一部分。金帐汗国的疆域从东部的额尔齐斯河开始;西至沃罗斯,南至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最北部靠近北极圈。

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术赤乌鲁西等。作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金帐汗国是由巴豆、博尔济吉金建立的。然而,乌兹别克人的称号是在14世纪金帐汗的统治者苏丹穆罕默德·乌兹别克汗统治时期产生的。

三.乌兹别克汗国时期

乌兹别克汗国,又称乌孜别克汗国,是由巴豆的四班家族的弟弟阿布卡尔哈尔王子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由于阿布沙耶夫是汗国的创建者,乌兹别克汗国,又称阿布沙耶夫汗国,从1428年到1468年持续了40年。

自1350年在改名为“越别”后,元朝时乌兹别克人被称为“越别”。乌兹别克汗国解体后,乌兹别克人被东察合台汗国驱散。然而,乌兹别克人一直保留下来,他们中的一些人自称乌兹别克人,而另一些人则被称为哈萨克人。

推翻乌兹别克汗国后,突厥人开始推广突厥语和习俗。这也导致乌兹别克人逐渐被同化,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是蒙古人。因此,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乌兹别克人和哈萨克人的主体仍然是蒙古人的后裔。

从乌兹别克人的起源和民族发展史来看,乌兹别克人从中亚迁移到中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与蒙古人的迁徙运动有关。蒙古帝国统治时期,大量乌兹别克祖先从中亚迁徙到新疆工作。

历史悠久的乌兹别克人的民俗

乌兹别克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不仅继承了中亚地区乌兹别克斯坦人的基因,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新疆各族群的影响。这种中外交融、多民族融合,让乌兹别克人的民俗文化更具韵味。

尤其是作为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祖先过着“水草迁徙”的生活。因此,在民俗和生活习惯上有一些特殊性。当然,乌兹别克人的许多习俗与其他游牧民族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乌兹别克人的饮食习俗

由于乌兹别克人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他们的饮食习惯与维吾尔人非常相似。“馕”是乌兹别克人的主食,当然拉面也是其主食之一。“馕”有很多种,但大致可分为油馕、肉馕、沃沃馕、片馕等。

1.《油囊》

所谓“油馕”,就是在白面中加入牛奶、清油、羊油或酥油,然后烤制而成的一种馕。古代社会是不允许“胖”的,因为乌兹别克人信仰伊斯兰教,所以牛、羊、马等牲畜的肉及其奶制品不能吃。

2.“肉”

“肉馕”显然是一种用肉烤制的馕。由于古代乌兹别克人不能吃牛羊肉,“肉馕”的历史并不长。这种馕的主要方法是将羊肉切成丁,然后放入洋葱粉、孜然粉、、胡椒粉等调味品,拌成肉馅,放入馕中。这种馕味道很好。

3.奶茶

奶茶作为游牧民族的最佳饮品,在乌兹别克人中也很受欢迎。可以说乌兹别克人不用吃饭,但一定不要忘记每天喝奶茶。奶茶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首先,在铜壶或铝壶中烧开水,然后加入茶和牛奶,在水中搅拌。

正常情况下,只要水和牛奶混合在一起,就可以放一点盐喝了。乌兹别克人的奶茶不仅能祛寒,还能生津止渴。乌兹别克人一年四季都喝奶茶,尤其是冬天。

4.乌兹别克语“那仁”

“那仁”的意思是乌孜别克菜,制作这种食物的原料非常丰富。熟肉、洋葱、酸奶、辣椒等。,先把熟肉和洋葱切好放在盘子里。然后,将其他配料和调味品充分混合,然后倒入肉汤中。吃的时候需要用手抓。

作为乌兹别克人最喜欢的食物,“那仁”通常是在客人回家后制作的。作为乌兹别克人的一种美食,它不仅肉香浓郁,汤味鲜美,而且含有许多丰富的营养成分。大人小孩都特别喜欢吃那仁。

5.“手工采摘的大米”

“手抓饭”就是吃手抓饭,乌兹别克人会在节日或其他重要的传统节日制作美味的手抓饭。主料是新鲜的米饭和羊肉,辅料是胡萝卜、洋葱和清油。当然也可以加入葡萄干、杏干等干果。

当乌兹别克人做手工米饭时,他们实际上做的和每个人通常吃的炒饭一样。先把羊肉煮熟,然后和胡萝卜、洋葱一起剁碎,锅中放清油翻炒。然后把米饭放大翻炒几分钟,再加入干果,煮好的手抓饭又甜又软。

第二,乌兹别克人的婚姻和爱情习俗

婚恋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每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婚恋习俗。然而,由于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影响,乌兹别克人的婚姻习俗相当特殊,因为乌兹别克人尤其是近亲结婚。

这主要是因为乌兹别克人人口少,对年轻男女的婚姻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此外,乌兹别克人认为近亲结婚可以有效保持乌兹别克人的纯正血统。虽然这种想法不符合现代医学,但乌兹别克人仍然有近亲结婚的习俗。

乌兹别克人的婚姻习俗中有一些突出的角色。例如,乌兹别克人在相对年轻的时候结婚,他们将按照父母的顺序结婚。简单来说,一个家庭中的兄弟或姐妹必须先娶一个弟弟或妹妹,然后才能结婚。现代乌兹别克人仍然保留着这种婚姻习俗。

结束语

笔者认为,乌兹别克人作为一个跨境民族,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色彩。乌兹别克人的祖先起源于生活在中亚的乌兹别克人,因历史原因迁居新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民族的融合,乌兹别克人在中国现代社会得到了发展。

最重要的是乌兹别克人,他们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和习俗。这些习俗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道风景线,很多去新疆旅游的人都会感受到,这源于乌兹别克民俗文化的魅力。虽然有很多年轻的乌兹别克人已经融入了现代社会,但是骨子里还是有着浓厚的乌兹别克风格。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