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 惊恐发作是抑郁还是焦虑
- 患有惊恐障碍?
- 什么是特质焦虑?什么是状态焦虑?
- 什么是惊恐障碍
惊恐发作是抑郁还是焦虑
。您好! 惊恐发作是惊恐障碍即急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之一。惊恐发作是指:在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时,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害怕、恐惧感,甚至出现惊恐,伴有濒死感、失控感、大难临头感;
出现肌肉紧张、坐立不安、全身发抖或全身无力;常有出汗、胸闷、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头痛头昏、四肢麻木等主观感受。惊恐发作通常急起,终止迅速,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但不久可突然再发。
患有惊恐障碍?
。
惊恐障碍,简称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症,其特征是反复出现心悸、出汗、震颤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
,并伴有强烈的死亡或失控感,以及对恐慌的恐惧,并伴有不幸的后果。
这种病来来去去很快,一般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可以自愈。
。
我是一个泛社交恐惧症患者。已经四年了。
有没有像我这样治愈的例子?现在该怎么办?
。社交焦虑障碍划分为三种亚型:①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害怕各种社交和职业场合。②非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只对2 或3 种社交场合感到害怕。③公共场合讲话恐怖,为独立的或特定性社交焦虑障碍。
Mannuzza 等(1995) 研究发现,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比非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有更多的是独身,起病更早,更多的害怕人际交往,更高的酒依赖及不典型抑郁的同病率,认为两型代表不同的临床症状群。Heimberg 等(1990) 比较了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与公共场合讲话恐怖,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具有:年龄较小,受教育较少,
就业成功率较低,社交回避和痛苦分、害怕批评分、被动社交分、焦虑特质分及抑郁分均较高。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比非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及特定社交焦虑障碍更具家族遗传倾向性。这里要注意区分焦虑(anxiety )、恐惧(fear )与惊恐(panic )。恐惧是对当前危险或危及生命事件的一种即刻的警觉性反应,它是指向当前危险的情绪,具有强烈的逃离倾向,伴有交感神经系统的全面启动。主要信息是警报:“要是我不马上作出反应,
那就糟了。”焦虑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情绪,其特点是感到不安和缺乏对即将发生的、可能带来威胁的事件的控制,恐惧和焦虑都对危险或痛苦作出警告,但焦虑会经常发生,甚至在没有任何危险存在的时候。
惊恐是在没有任何威胁或危险存在的情况下,突发的一组战斗/ 逃避反应的躯体症状。由于对这种心跳等躯体症状无法解释,个体会编造一个解释:“我就要死了。”而这种感觉本身就会让人感到受威胁,或触发更大的恐惧、不祥的预感、焦虑及惊恐。 。呵呵 朋友我想你还没有到这种程度吧!
我想你应该是害怕一些社交情境,觉得自己会在这些情景中丢脸,或者担心自己会在别人面前表现不好而尴尬,或者担心在别人面前暴露了自己焦虑的症状。其实我想你应该是太在意他人的对你评价了,没有建立自己完整的自我肯定体系。人们一般是通过父母肯定,
他人肯定,最后自我肯定,建立起完整的自我肯定体系,变成一个有自信的人。对他人的评价批评有个健康的接受方式。大可不必对自己要求太高,
给自己设立一个个小小的站点。每达到一个就给自己一个奖励,如同做一个游戏一样去体会这个过程的乐趣,而结果不过是个副产品。你说呢?找到自己的恐惧之源,
这只有你能明白。然后一步步面对它,今天一进步,明天一进步,最后你会走出一片新天地。你将不没有这种经历的我们更加坚强呢!希望你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法!
什么是特质焦虑?什么是状态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状态性焦虑(state anxiety):指因为特定情境引起的暂时的不安状态。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之间的确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与Bandura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理论推断一致。按照Bandura的理论,
自我至少包括自我强化(self-reinforcement)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两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自我强化是指个体的行为达到或超过某一标准所获得的奖励或惩罚,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否成功达到某一标准的知觉。特质性焦虑:指一种一般性的人格特点或特质,它表现为一种多少比较持续的担心和不安。
求助的医生一点也不清醒,感觉晕了过去。
不敢走,但从来没有晕倒过。这是焦虑症吗?
。你这种情况持续了多长时间?你的症状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害怕自己晕倒,有过分的焦虑、担忧情绪。你的情况有恐惧性焦虑障碍的倾向。你的情况是否如下所述?
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慌颤抖出汗等),你竭力回避所害怕晕倒,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你明知没有必要,明知这种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不合理的,但并不能克服这种恐惧体验。恐惧性焦虑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中,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治疗。 临床上往往需要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心理咨询师助理:小周。
什么是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1 什么是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被视为对某种躯体感觉的习得性害怕.具有时间短突然发作不可预期的特点。惊恐障碍有三个特点:急于逃避、自主神经系统激活、感知到的危险的临近。惊恐障碍患者比正常人更多地报告自己心率不齐,虽然实际测评发现,他们的心率与正常控制组之间并无差别.这种对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所赋予的威胁性意义,往往导致来访者感到灾难正在发生,虽然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来访者意识到威胁或者危险并不存在,但其强烈的恐惧仍然保留.惊恐发作本身具有广泛性.正常人群偶尔也会出现,惊恐发作的现象不限于惊恐障碍中,
它还存在于很多焦虑障碍和情感障碍中.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中,不只是惊恐发作,还包括对惊恐的再次发作的焦虑,对惊恐发作后果的附加焦虑以及对惊恐发作的灾难化认知及导致个体行为的显著重大的改变,是区分惊恐障碍与正常人的惊恐发作和偶尔有惊恐发作的其他焦虑障碍的重要特点.。2 对惊恐障碍(PD)及伴有场所恐惧的惊恐障碍(PAD)的认知行为理解易感因素生理上的易感性:过度的自主神经活动心理上的易感性:认为焦虑是有害的,即”焦虑敏感”将焦虑特别是焦虑的躯体症状视为有害的认知,从起因上可能是来自于个人生活中的一些负性经验、社会观察学习、环境信息与焦虑敏感相联系的是患对某些躯体线索的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感知.惊恐障碍患者对自主神经活动唤起的躯体感受,
具有高度的觉察与侦查能力.这样,伴随着对自主神经系统唤起的躯体感受的易感性,并将这种感觉贴上威胁性性的标签,再加上高度的觉察躯体症状的能力,就使得个体倾向于发展成为惊恐障碍.保持因素急性的”对害怕的害怕”,指的是对与惊恐发作相联系的躯体感觉的恐惧,通常在第一次惊恐发作后出现.这个恐惧来自于两方面:第一个因素叫”内部感觉条件作用”,或者是对内部线索(如心跳加快)恐惧的条件反射,即内部线索与剧烈的恐惧、痛苦或者是悲伤之间联接在一起.这种条件作用相对难以消退,
而且可以是无意识的.它的条件化的恐惧并不依赖于明显被意识到的诱发因素.因此惊恐发作好像从天而降.第二个因素是对躯体感受的错误评价(比如将感受到的某些躯体变化解释为即将来临的死亡\失控等),这种错误评价还会加固认为焦虑有害这个错误信念..具有惊恐障碍的个体认为,惊恐发作时的躯体感受能够导致生理或者心理的伤害,他们坚信这一点,而且非常恐惧这一点.他们倾向于将躯体感受解释成灾难性的事物,过多地将注意力投向表征躯体威胁性词语(疾病致命)及灾难化词语(死亡\精神病).而且,
对于一些良性的心脏系统\呼吸系统和听觉系统的训练也承受不了,因为这些训练能够引发类似惊恐发作时的躯体感受.而且他们害怕那些表面的信号,即便是缺乏真正的躯体感受,比如给予错误的生命反馈,就会让他们感到恐惧.错误评价带来恐惧,但是再次评估也可以减少恐惧.对于躯体感觉的恐惧和对于外界刺激的恐惧有几点区别:(1)个休对自主神经系统唤起的恐惧,进一步加剧了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也就是说加剧了所害怕的躯体感觉,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恐惧和感觉的恶性循环(这个恶性循环直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能量耗竭,或者是个体找到安全后为止).与之相反,单纯的对外界的恐惧则不会导致这种恶性循环的.(2)引发惊恐发作的诱因(如躯体感受)通常不像外界刺激物那样直接和明显,这就好像突然来临,从天而降.(3)躯体感觉相对于外界的物体刺激,更难以逃避,
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增加了患者对未来的负必事件的整体焦虑水平和惊恐发作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