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优越(为什么河南的地理位置很优越?)
至于河南的地理位置,有一个词“活在世上”最能体现。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无人能及。一部中国史,一半在河南,这是真的。不说别的,八大古都(洛阳、开封、安阳、郑州)有四个都在河南。
河南省位于中原黄河中下游,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的络。是中国人口大省,常住人口9937万(2020年)。顺时针方向,河南毗邻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河北,西部与陕西之间有秦岭,北部与山西之间有中条山、吴王山、太行山,南部与湖北之间有桐柏山、大别山,省内有嵩山、邙山、伏牛山。
除了山区,河南省的中部和东部还有广阔的平原。耕地是农耕时代非常重要的资源。河南农业非常发达,一直是农业强省。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发展较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春秋战国时期,从魏国手中夺取之地,在豫西三门峡市灵宝市设立汉沽关,守卫汉沽关路最险要的地方,以御关东六国(汉沽关以东)。最终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统一的秦朝。秦守深圳命网以南之河,可以加强对豫东齐、豫北赵、燕、豫南楚的控制。
秦二世死后,刘邦取得了楚汉霸权,建立了汉朝。刘邦定都长安,刘的很多后代都被关在关东。宗室子弟守河南,关中东门安全。七国之乱时,叛军虽然看似庞大,却攻不下河南深圳的活网,关中一片清明,都城长安稳如泰山。
隋唐的都城虽然是长安,但东都洛阳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堪比长安。宋朝时,河南东部的开封成为都城,洛阳是西部的都城,河南是宋朝的核心,所以什么都不会发生。如果发生了什么事,那将是关系到朝廷安危的大事。
明清时期,都城在北京,但大部分钱粮都是通过京杭大运河从江南运输过来的,河南在钱粮运输上陷入了困境,这一点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清朝基本上没有河南巡抚(田文镜曾短期任职),就怕钱粮运输通道被地方堵死,朝廷不得不挨饿。
从我国两大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处,也可以看出河南的地理优势。
京广铁路纵贯南北,从首都出发,在安阳进入河南,在河南中部进入湖北,一路南下到广州。陇海铁路东西走向,从甘肃兰州出发,向东经过甘肃、陕西,在三门峡市进入河南,穿越河南中北部,经商丘进入安徽,最后到达江苏连云港。
河南17个地级市(不含济源市)中,有12个位于陇海铁路或京广铁路沿线,如京广铁路上的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陇海铁路上的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商丘。
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这是郑州取代开封成为河南省会的主要原因。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调任胡光总督,负责修建从首都到湖北武汉的鹿晗铁路(又称鹿晗铁路)。
开封当时是河南省的省会,本来以为铁路会从这里经过。但是,开封附近的黄河已经成了悬河,如果断了,后果很严重。最终,鹿晗铁路绕过开封,经正县南渡黄河,为郑州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代开封成为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