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沉香(海南沉香的渊源)

沉香(海南沉香的原产地)。

海南沉香古称“崖香”,又称“琼脂”,是公认的香中翘楚。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南越设立了渡头刺史司,分为九县,包括海南岛的朱雅、塔尔。东汉至北魏,海南岛改名为崖州。从此,一直到隋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在海南岛建立了亚拉府,宋朝以后成为琼州。因此,人们把来自海南岛的木耳称为“崖香”货“琼脂”。

崖香一直是朝廷的贡品。据汉代记,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太尔县被称为贡献。唐代,悬崖的岩土工程中仍发现沉香。宋代海南的税收管理比较混乱,白木香仍然成为官方征收。

海南沉香虽然有名,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直到北宋宰相丁伟在崖州时,为其写了一本名著《天香故事》,将崖香比作“天香”,并高度赞扬其幽静内敛的品质和甘甜悠长的香味,被视为天上神仙都能感知的仙香,为天下第一。海南沉香享誉全球。

北宋文学家苏轼除了宋人之外,还写了一首《神乡赋》,以物述人,歌颂海南神乡,成为宣传海南神乡的主要美学文章。海南沉香名声的最后一句话是蔡京的儿子蔡泰写的“占城(沉香)不如真蜡(沉香),真蜡(沉香)不如海南李楠洞(沉香)”。李洞与万安李木山东洞同为天下第一,被称为“海南下沉,一块钱”,在涉及沉香的作品中被后人广泛引用。

从有记载的汉代到宋代作为贡品,到宋代作为贸易产品,再到元代再次作为贡品,几个朝代对海南白木香的无情开采,使其几近枯竭。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从海外带来大量香料。随着贸易的进行,从占城进口的沉香和蜡登上了舞台,而海南的沉香在前人的赞美中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无与伦比的存在。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