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怎么样(江苏人的口碑在全国最坏)

我从小就住在苏南吴语区的一个城市,成年后因为工作关系一直住在苏北县城。见证了苏北乡镇近几十年的变迁。

江南人民对苏北的歧视包括经济、文化的落后,以及因生活习俗不同而缺乏认同感。

苏北经济落后是不争的事实。60年前,我刚到苏北的时候,县城到处都是土房。只有一个新建的剧院在人群中显得很突出。从外面看很漂亮,但是上面覆盖着泥和白色的长木头。农村更加颓废。即使是被土房没收征用的瓦房,也是斗墙、杂木梁、泥坪、木屋顶,与江南民居相差不小。房子都是泥墙草顶,柴门没有窗户。经过几十年的变迁,就县城而言,已经城市化,公用事业完备,道路交通网络化,但规模不及苏南苏中城市。

苏南看不起苏北,文化教育还有另外一个区别。苏南的苏州、常州、无锡等地文化底蕴深厚,学者、教授、专家不计其数。然而,几千年来苏北各县都有三五个文人,实属罕见。落后的文化和人们素质的差异也使得江苏的“散装”越来越严重。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北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人不再满足于孩子有一技之长就能谋生,而是更注重学历和专业技能。近年来,苏北引进南通的教育产业,试图改变教育落后的状态。可以乐观预期,很快就会有成效,与苏南、苏中文化教育产业的差距将会缩小。

至于苏北农村,与苏中地区相比,确实显得差距很大。苏北农村地广人稀,房屋简陋,公共设施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农村人口集中在城镇,造成了目前农村“荒凉”的景象。很多农村房屋无人居住,房主都在城里买房等待农村危房改造拆迁。

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北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气质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江苏的大部分在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苏北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小,散装的情况也会逐渐改善。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