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车退押金(如何退押金官司)
如果问共享单车的消费者:最难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退小黄车押金!!!
99元、199元押金,“小黄车”不退,你怎么办?
根据“小黄车”APP的约定,消费者只能申请仲裁。要仲裁,至少要预付6100元。清华大学法学院一名学生起诉“小黄车”违反霸王条款,但败诉“赔”了400元。
另一名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被接力起诉,并于12月8日再次获得“败诉”裁决。
1.针对退押金的问题,两名清华学生转述了“小黄车”,全部“退”了400元
2019年,清华大学法学院大三学生孙潇在“小黄车”应用程序中申请退还押金,但一直没有收到。
2020年5月,孙潇再次登录“小黄车”APP时,注意到APP的“注册/登录”界面以小黄字以《用户服务协议》的形式提供合同入口,并以小字提及“争议解决条款”,无需任何勾号或点击即可登录。
本协议更新日期为2019年5月31日,其中规定,凡因本协议引起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应在北京进行,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孙潇认为,消费者提交的保证金一般为99元或199元,每辆自行车租赁的租金仅为1元,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受理和处理案件的最低成本为6100元,与案件标的金额相比,争议解决成本过高,将实质性阻碍消费者对自身权利的保护。
孙潇向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确认小黄车的仲裁协议无效。
小黄车经营者北京白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辩称,仲裁条款并非《仲裁法》规定的无效,也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应认定为无效。
法院认为,本案协议中的仲裁条款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选定的仲裁机构,根据查明的事实,孙潇自愿选择登记为自行车共享ofo的使用人,不存在《仲裁法》规定的无效情形,应认定为有效。
7月23日,法院判决驳回孙潇的申请,申请费由孙潇负担400元。
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
9月5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另一名学生肖骁以接力方式起诉小黄车,并以同样理由向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确认小黄车的仲裁协议无效。
“接力起诉是通过合法渠道表达消费者诉求。没有胜诉的预期,希望法院能做出合理的裁决。”肖骁当时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12月8日,北京四中裁定驳回肖骁的申请。
仲裁机构在解决纠纷中产生的仲裁费等维权成本明显高于诉讼成本,这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记者注意到,针对这一问题,裁定书分析称,仲裁庭在裁决仲裁案件时,有权根据当事人承担的责任比例确定二次费用的分担比例,也有权要求败诉方赔偿胜诉方因处理案件所发生的合理费用。此外,肖骁认为仲裁协议无效的理由不属于人民法院对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的审查范围,因此该主张没有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2.代理律师表示:为了退还99元定金,先支付6100元的仲裁费,会打击维权消费者的积极性,对他们的诉求造成很大的现实障碍,并将向立法机关提出相关建议
这两起诉讼的代理人是北京市律师事务所律师阮。
“我们对法院的裁决有所保留。”12月9日,阮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表示,从立法上看,《合同法》第40条设定了“不公平无效”的规则来规范合同自由原则,兼顾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不平等的具体权力。这一规定追求实质公平和合理的社会效果。为了退还100元定金,提前支付6100元的仲裁费,会让维权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对其索赔造成很大的现实障碍。
“通过格式合同将纠纷解决方式限定为应用成本较高的仲裁,成为许多经营者通过提高纠纷解决成本来阻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典型方式,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领域。我和双方当事人认为,法院在考虑公平、适用《合同法》第四十条时,应当关注仲裁条款的实际效力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实际影响,而不是仅仅从逻辑上进行推理。接下来,我们也会向立法部门提出相关建议。”阮对说。
3.记者们排队等待经验。两个月后,仍有1650多万人排队等候,2000多人失踪。照这样下去,我们可能要等988年
10月10日,记者申请退还黄晓汽车押金。当时的排名是16,598,377,读作16,598,377。截图就是证据:
两个月过去了。12月1日,10月0日,记者查看进度,排名16595549,阅读量16595549。算算,排队的人真的很少,少了2828。在61天的时间里,平均每天少了大约46个人。
记者忍不住了,做了几个计算题:以每天少46人的速度消化现有排队人存量,每天需要360772天,每年需要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