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亚太优势(基金大成创新)

亚太基金优势(基金大成创新)

经历了13年的动荡,首批出海的4只基金将在本周内全部恢复面值。

最新数据显示,根据最新数据,海投前四只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基金、华夏全球股票基金、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净值分别达到1.241元、1.353元、1.139元、0.999元。这意味着,只需0.1%的涨幅,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就能在本周内回到面值。然后,首批出海的四只基金全部实现净值翻红。

首批出海的四只基金,前期将核心资产指向银保、地产、能源,成为基金净值背后的因素之一。将核心仓位指向科技股,成为四只基金相继回归原位的原因,也说明基金经理越早放弃传统行业,净值回归面值越快。

13年后,这只离岸基金预计将于本周回归。

自2007年受挫以来,首批4只QDII基金长期亏损。由于全球熊市的调整,全部经历净值割接,回本的拐点在2017年之后。

根据基金披露的信息,华夏全球股票基金于2017年8月首次回归面值,南方全球精选基金于2019年9月1元回归面值,嘉实海外基金于2020年7月回归面值。截至目前,华夏全球股票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基金、嘉实海外基金的回报率分别达到35.30%、24.67%、13.90%。这一业绩也是上述三只基金13年来的收益率。

虽然期间亏损严重,运营长达13年,但很多中国投资者和散户都梦想通过购买这些可以投资海外股票的基金,分享“美国梦”、“欧洲梦”、“日韩梦”。

所以这些基金的初期募资规模高达300亿左右。虽然首批出海的四只基金由于长期亏损,赎回严重,但到目前为止,都达到了30亿以上。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是最大的一只,至今资金规模41亿。这也是第一批四只基金中最后一只很快将恢复原值的基金。目前其净值已经达到0.999元,距离面值只有0.001元。海外市场稍有向上波动,就能让这只基金及其持有人看到曙光。

出海做传统行业,职位方向偏离未来。

为什么首批四只QDII基金出海之前长期亏损?

“这和牛市高位进场有关系,也和持仓方向偏离未来有关系。”华南一些基金公司评论称,在股指高歌猛进的时候,散户的入市兴趣越大,投资风险越高,基金经理的仓位也偏离了全球市场科技股上涨的主线。

2007年第二、三季度可能是大家做“股神”的快乐期,为散户募集第一批离岸基金提供了基础。然而,当首批四只基金开始入市投资时,全球牛市已经接近尾声。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爆发,全球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熊市刚开始,给最早出海的四只基金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外,基金经理的持仓方向也偏离了主线。即使考虑到熊市下跌的因素,如果集中持有主流科技股,13年依然可以获得翻几倍的机会。

中国券商记者发现,首批4只基金入市初期,买入的股票均指向传统行业,且以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中国大型国企为主,欧美大型科技和消费股未能进入主流仓位。

例如,2007年四季度,华夏全球股票基金前十名股票分别是工商银行、中国海外发展、中国神华、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南方精选基金前十大股票分别是中国中铁、中国移动、新鸿基地产、中国电信、中国神华、中国石化、中海油。

显然,对地产、银行、煤炭石油等传统行业股票的痴迷,极大地影响了基金的业绩。

因此,股票仓位的调整和基金经理的更换成为资金回流的关键因素。随着上述四只基金将越来越多的仓位指向科技股、互联网股、医药股,基金净值将回归原值。根据2020年三季度基金信息,华夏全球股票基金前十大股票包括特斯拉、亚马逊、苹果、微软、英伟达、阿里巴巴。

在四只出海基金中,华夏精选基金成为第一只回归原始资本的基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思路的转变有关。在这四只基金中,华夏全球股票基金是第一只从传统行业切换到科技互联网领域的基金。华商券商记者注意到,另外三只基金直到2019年仍有可观的仓位,集中在银行、保险、地产、能源等传统行业,这使得另外三只基金的回报比华夏全球精选基金晚了两年。

直到2020年,以科技股为核心的持仓主线在首批4只基金出海中全面确立,这也成为上述基金净值加速上涨甚至全面回归原值的重要因素。

转仓成了回归原著的关键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四只基金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是市场最为关注的一只QDII基金,其资金回流意味着QDII基金的运作将一扫颓势。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长期保持最高认购记录。2007年10月牛市高点开始预热,发行阶段吸引了1000多亿资金。这个记录保持了12年,直到另一个大牛市出现。2020年2月,瑞源基金公司旗下的瑞源三年期混合有效申购资金余额为1223.8亿元,打破了上投亚太优势基金保持的纪录。

基金净值在最低点一度跌破0.33元,但在基金经理的帮助下,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净值从0.33元左右上涨至0.7元。此时,2017年5月,基金净值从低位翻倍。

华夏股票基金全球首个资本回报至少证明了这一点——适时将仓位从传统行业转移到科技行业,是四只离岸基金资本回报和净值增长的关键。

根据上投亚太优势基金披露的持仓信息,该基金在2020年一季度开始逐步减持能源、金融、地产等板块的仓位。2019年,亚太优势基金投资的前十只股票中,有5只股票是传统行业股票。

中国券商记者注意到,上海投资公司亚太优势基金经理的思路调整在2020年极为明显。2020年一季度末,本基金持有的前十大股票中传统产业股票的数量减少至3只,而从二季度开始,前十大股票中只剩下一只传统产业股票。比如二季度末,友邦是前十大股票中唯一的传统工业股。

第三季度末持有的头寸继续凸显SIIC亚太优势基金对新兴产业的重视。截至2020年9月底,本基金十大重仓股中仅有一只传统行业股票为印度信实工业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印度信实工业今年7月超过埃森美孚,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巨头。虽然Reliance Industries是以能源业务起家的,但其业务范围实际上很复杂。该公司也是印度电信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已涉足生物医药、5G研究、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今年8月,据国外媒体报道,印度的信实工业一度有可能接手印度版的抖音。据说,中国公司字节跳动当时正在与印度的Reliance Industry进行初步谈判,为其在印度的短视频应用Tiktok寻求资金支持。

从以上信息来看,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十大重仓股中唯一的传统行业股,实际上已经披上了科技和互联网的外衣,显示出基金经理的思维和仓位方向,与2019年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这就为基金实现资本的回报提供了条件。

截至最新一季报,SIIC亚太优势基金的科技股主要指向中国台湾省mainland China、韩国的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腾讯、TSMC、中国台湾省联发科、三星电子、美团、姚明生物等

“由于它在台湾省、中国和韩国的科技领域表现出色,而在东南亚表现不佳,因此它的表现超过了基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经理在季报中解释了基金净值增长的原因。中国记者也注意到,截至三季度末,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在中国台湾省和韩国的总仓位达到33%。据市场推测,该基金投资台湾省省和韩国的主要出发点是这两个地区的半导体公司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上海摩根亚太优势基金表示,将继续看好整个东北亚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未来将受益于中国半导体的崛起。同样乐观的是,印度将在疫情高峰期过后逐渐恢复正常。第四季度,市场的核心变量是基本面,最大的不确定性是美国大选带来的市场波动。整体来看,基本面上行趋势在加强,不确定性在减弱。国内外需求的共振,有利于市场进入盈利驱动的上升趋势。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