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竺可桢的著作有《历史时期世界气象的波动》、《气候学与农业之关系》、《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气象变更的初步研讨》等。
2、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央研讨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党员,中国近代气候学家、地理学家、教导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蔼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3、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身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家庭。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级师范学校;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候学会会长;1934年参与创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担负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1949年担负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竺可桢被任命为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结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科学技巧普及协会副主席;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6年“综合考核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竺可桢担负委员会主任;1962年6月参加中国共党;1974年2月7日逝世,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