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的乐器是哪个民族的,起源是什么

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中亚地区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

琴颈一般用松木或桑木制成,琴颈是指板,以前是全木的。音箱上有发音孔,有两根弦。琴身有弦乐的味道。

东不拉声音不大,但音色很美。玩的基本方法是玩和挑。一般打是用来再拍的,挑是用来敲的。运用东婆拉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潺潺的泉水、清脆的鸟鸣、喜气洋洋的羊群和飞奔的马蹄声。指法有一弹一挑二弹一挑一弹二挑、连奏、弹拨等。,还可以演奏泛音、滑音、和声(外弦演奏旋律,内弦配和声)。演奏的力度和速度有很多变化。特别适合表达快节奏的音乐。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最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歌手可以自弹自唱,也可以独奏或器乐合奏,很有表现力。而且轻便,便于携带,适合在草原上不确定迁徙的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哈萨克族音乐家改造了东不拉,增加了品味,改用钢弦,扩大了音域,提高了音量。做成不同高低音的东不拉。比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四弦十五品的高音,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二弦十品的中音等。

美丽的东布拉传说

冬不拉是新疆哈萨克族最喜爱的乐器。它的起源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他的儿子和他一样凶猛残忍,在他50岁生日前的一次狩猎中失踪了。可汗命令宫里的仆人在三天内找到他。谁带来坏消息,就要罚他嘴里灌满滚烫的铝水。

一个年轻的骑手在一棵虎山树下发现了可汗儿子的尸体。他找到了草原上最聪明的老牧羊人,请他帮忙出主意。老人苦思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不用嘴说话,就可以逃脱残酷的惩罚。我看见他从屋前的树上取下两块最好的木板,宰了他的马,拔掉他腿上的两根长筋。

老人用薄板和长筋做了一件神奇的乐器。带领仆人寻找可汗的儿子到皇宫。可汗来到宫中,坐在宝座上,在宫中央放了满满一壶滚烫的铝水。“你给我带来王子的消息了吗?”汗对着老人凶猛地吼叫。老人拿出昨晚做的乐器,在可汗演奏。

优美的音乐如实地讲述了这个故事。可汗听后暴跳如雷,想惩罚老牧羊人。老牧羊人平静地告诉可汗,发出声音的是我手里的东布拉。如果他想惩罚,他就会惩罚。

失去理智的可汗命令武士惩罚老牧羊人,老牧羊人抱起东不拉,唱起了心中埋藏已久的怒火。

老人的歌声让仆人们都抬起头来,宫廷武士们挺直了胸膛,跟着老人一起唱歌。歌声像火山爆发,可汗突然失去了昔日的威严。他因愤怒的歌唱而瘫痪,从高高的宝座上摔下来,掉进了铝锅里。这是东不拉的第一首歌。从此和哈萨克族的精神伴侣——东布拉一起在草原上流行起来。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