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应用商店市场,第三方应用商店如App Store、百度手机助手、豌豆荚、360手机助手等。受到了消费者的独家青睐,有很多创新和玩法,用户体验深受好评。
后来,华为、小米和几乎每个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App store,用户可以在这里下载应用。为了丰富自己应用商店的内容,华为、OPPO、小米等厂商都建立了自己的开发者联盟,通过技术支持和激励政策,吸引开发者带来更多新作品。随着巨头的加入,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不再容易。
第三方独立应用商店一度占据主导地位。
在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代,山寨横行,各家厂商定制的UI刚刚起步,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应用市场。由此,涌现了一批第三方应用市场,如豌豆荚、App Exchange、360 Mobile Assistant、百度Mobile Assistant等。
当年,我们甚至可以在电视上看到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广告。
直到2013年左右,巨头们才进入市场,情况开始恶化。
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360移动助手、91助手和百度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3.8%、16.1%和6.7%。当时独立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市场份额仍有竞争力,豌豆荚、安智市场、木蚁的市场份额分别占14.3%、7.8%、1.7%。
依托91助手+安卓市场+百度移动助手,百度一度占据安卓应用分发市场第一的位置。然而,第一名并没有停留多久。Appbao、360移动助手、豌豆荚一直在紧追不舍,尤其是Appbao,依靠微信的“杀手锏”引导安卓用户先在Appbao上下载更新,从而获得了大量用户,摆脱了竞争对手。
但随着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OPPO应用商店的崛起,以及自身产品体验差、品牌影响力不足,大部分第三方应用商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豌豆荚“推销自己”阿里巴巴可能是最好的结果,因为一些中小型应用商店几乎空无一人。
手机自带应用商店的兴起
统计显示,2018年苹果App Store在中国的营收达到110亿美元,国内小米也一早嗅到商机,关注App Store的建设。后来华为、vivo、OPPO也更加关注App Store。
在百度手机助手、App Bao、豌豆荚、360手机助手的激烈对抗中,华为、小米、OV抓住了机会。第三方独立应用商店需要用户下载应用,比较麻烦。手机自带app store就不一样了,可以直接预装。更方便的是,手机公司可以设置自己的app store无法卸载。每当消费者购买自己的手机产品,就可以把消费者变成应用商店的新用户。另一方面,第三方应用商店没有这个优势。
当华米OV积累了足够多的用户,规模效应就显现出来了。
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7月,华为应用市场月用户达3.7亿,累计应用下载量达3500亿。小米活跃用户数超过1.5亿,累计分布超过2800亿。
第三方App store还有一部分市场,一些冷门的App,很多用户只能通过第三方App store下载,这是他们唯一剩下的优势。目前市场上还活跃的第三方应用商店只有一个兵。2019年5月发布的数据是每月2.6亿个工作岗位,每天3亿个分配岗位。虽然数量已经超过1亿,但仍然远远落后于华为的应用市场。
前段时间有消息称,华为、小米、vivo、OPPO正在联手将各自的安卓应用商店整合成统一的安卓应用商店。“全球开发者服务联盟(简称GDSA)”项目的网站已经启动。
手机自带应用商店正在联手,威胁更大。第三方独立应用市场能挺过这场危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