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主义是什么意思(犬儒主义为什么是一种意识形态?)
文章目录[隐藏]
- 1从犬儒主义到犬儒主义
- 为什么犬儒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
犬儒主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犬儒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
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理性、高尚和善良的反叛。它反对理性主义的宏大叙事,追求叙事的碎片化和边缘化,与犬儒主义对文明社会的反对不谋而合。
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理论是现代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形式。与此同时,齐泽克也多次提到后现代社会盛行的另一种意识形态,即犬儒主义意识形态。那么,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哪些特点呢?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和犬儒主义意识形态有什么区别?这是意识形态理论家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考察犬儒主义的概念及其意义变迁,在阐述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对犬儒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促进国内意识形态的研究。
1从犬儒主义到犬儒主义
犬儒主义作为一种学派,起源于古希腊;作为一个概念,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其含义也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简单地把这个变化过程概括为“从愤世嫉俗的崇高理想到愤世嫉俗的身份认同”。在这里,我们无法详细追溯这个概念的发展历史。但必须指出的是,齐泽克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中提到的“犬儒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主要是在一种变化的意义上,即现代或后现代意义上。为此,我们不得不从古希腊哲学入手。
首先,犬儒主义是古希腊晚期的四大流派之一,有其独特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追求。一般认为,犬儒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西尼。但是,如果提到犬儒主义,也必须提到另一位著名的犬儒主义者第欧根尼。这位古怪的哲学家因其生活在木桶中的奇怪行为而闻名,因此他被称为“生活在木桶中的哲学家”和愤世嫉俗者。综上所述,所谓的“愤世嫉俗者”大多是言行独特的特立独行者。他们走自己的路,都像没人看一样,都在堕落,都在无视世俗对言行的评价和标准,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言行标准。他们忠诚可靠,敏感,爱恨分明。玩世不恭,顾名思义,就是其言行像“狗”或“人如狗”。因此,犬儒主义应该按照世俗社会的标准被归类为另类。犬儒主义主张人们应该摆脱现实社会的世俗利益,追求自己认为值得做好的事情。所谓善,在犬儒主义者看来,是一个因人而异、与现实大相径庭的世俗社会。提奥奇尼斯喜欢住在木桶里。他曾经说过一句名言:“重新评估所有现存的价值”。这不仅表明了他对当时世俗社会价值标准的不满,也意味着他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在犬儒主义中,世俗社会,即文明社会的名誉、地位、金钱,都是过去的阴云,甚至是罪恶的源头。相反,自然远比文明更值得人们追求,也更真实。所以人要回归自然,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践行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来磨练自己。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有个人的思想自由。而一味追求幸福,只会导致幸福的反面。
其次,犬儒主义的概念经历了从犬儒主义到犬儒主义的演变。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古希腊之后的犬儒主义到近代的犬儒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早期的愤世嫉俗者根据自己的道德原则鄙视世俗观念。他们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信仰,不为世俗社会的诱惑所左右。例如,早期的第欧根尼是一个极其严肃的愤世嫉俗者和激烈的社会批评家。他在物欲的驱使下,热情地追求真正的美德和精神解放与自由。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后期的犬儒主义者轻视了传统社会的世俗观念,反而失去了以道德原则为标准,反而认可了现实社会的世俗观念,演变成了一定程度的“犬儒主义”。事实上,从犬儒主义到犬儒主义的转变只有一步之遥。这种变化的逻辑是:对世俗社会的否定必然导致对文明社会所谓道德标准的否定,转而追求所谓“自然”的道德标准。但是,对文明社会道德价值的否定,必然会进一步模糊或混淆道德标准,进而模糊贵贱等级的区分。所以,在后来的冷嘲热讽中,既然没有道德高尚,就没有自卑或自卑,因为高尚是相对低人一等的。这样,在他们眼里你是高贵还是低贱就无所谓了。两个都没什么大不了的。由于这种逻辑发展,对世俗主义的全盘否定变成了对世俗主义的愉快接受,然后无论世俗主义是好是坏都可以接受。这种犬儒主义的转变在20世纪末有与后现代主义融合的趋势。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理性、高尚、善良的反叛。它反对理性主义的宏大叙事,追求叙事的碎片化和边缘化,与犬儒主义对文明社会的反对不谋而合。因此,古希腊的犬儒主义在后现代社会变成了犬儒主义。理解犬儒主义的变化,对于理解齐泽克所谓的犬儒主义思想非常重要。因为齐泽克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在后意识形态意义上,把犬儒主义说成是一种意识形态。
最后,现代犬儒主义是犬儒主义和犬儒主义的混合体,构成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典型特征。既然现代犬儒主义是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对它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我们自己可能就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犬儒主义者。在这方面,许多西方学者也进行了讨论。美国著名记者悉尼·哈里斯(Sydney J.Harris,1917-1986)曾说:“愤世嫉俗者不仅在过去遭受苦难,而且过早地对未来失去了希望。”这句话典型地反映了现代犬儒主义的特点。现代冷嘲热讽之所以冷嘲热讽,是因为他们对现实社会不满,甚至是因为他们对现实社会还有清醒的认识。然而,由于个人在社会面前无能为力,不得不放弃反抗和挣扎,变得无助、无助,甚至认同现实。原因是现代犬儒主义的出现与现代社会政治制度密不可分。根本原因来自弱势个体与社会权力之间的紧张关系。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曾经指出,专制会把人变成愤世嫉俗者。由于现代社会个体的渺小,很容易导致现代犬儒主义的出现。现代犬儒主义认为个人没有能力改变现有的世界或社会现实,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变成了一种不排斥的理解,一种无奈,不反抗,甚至是接受不赞同。美国记者亨德里克·史密斯在《俄语》(1976)中详细描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这一特征。史密斯向读者讲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弥漫于苏联社会的犬儒主义。当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勃列日涅夫再次上台时,当时的社会再次加强了对人们言论自由的控制,导致人们从最初追求自由转变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人生哲学。现代犬儒主义正是在当时苏联的形势下传播开来的,这构成了当时苏联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人们知道这一切都毫无意义,都是皇帝的新衣,但他们非但没有揭穿这个骗局,反而逢场作戏,冷嘲热讽,默默接受这个现实。用齐泽克总结的一句话来说,“人们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但仍然对此保持冷静”。这是典型的后现代犬儒主义。其实,这种冷嘲热讽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20世纪改革开放后,随着文革的批判和人们对唯物主义的追求,原本被媒体宣传的“高、大、全”的英雄们迅速褪去光环,人们转向追求物质上的实际利益和精神上的享受。在这种情况下,“远大理想”的破灭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急剧变化,造成了人们信仰的混乱和缺失,也造成了人们对财富追求的贪婪和不满,这一切都在20世纪末迅速转变为犬儒主义现象。这一现象及其表现形式在国内文学作品中有诸多反应,如王朔的小说《顽主》《半海水半火焰》等。因此,人们可以欣赏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和特点。就现代犬儒主义而言,怀疑正统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所宣称的东西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和思维习惯。正因为如此,这种思维习惯演变成了一种说话做事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处事的哲学。这意味着现代愤世嫉俗者的头脑并没有完全混乱,而是处于半醒半醉的状态。因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们深知社会的弊端和问题的症结所在:但面对强大的官僚机器和权力,他们感到无能为力和无足轻重,只能得过且过,装糊涂,或者表现出“难得糊涂”。
基于上述现象,我们可以将现代冷嘲热讽的特点概括为:(1)表面上,他们并不相信正统所宣扬的的一切,从而引发了一些普遍的质疑。这与古代的犬儒主义颇为相似。(2)这种多疑的主体导致对行为缺乏信念,政治冷漠,对现实社会冷嘲热讽、玩世不恭。(3)由于现代社会物欲的诱惑和现代消费主义的追求,他们的言行不一,也就是所谓的“说一套做一套”。(4)这种“言行不一”进一步消解了犬儒主义者对现实社会的抗拒和清醒认识,进而转化为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其行为甚至以“今朝醉”为特征,从而彻底抛弃了犬儒主义自身的道德追求和处事哲学。
然而,纵观齐泽克对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基础上谈论犬儒主义的。不仔细分析,读者甚至会认为齐泽克同情或认可现代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齐泽克的意识形态和犬儒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因此,在分析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探讨基于犬儒主义和精神分析的意识形态,以及与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复杂关系。现在我们转向齐泽克对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