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三大剧种介绍

河南戏曲的三大剧种包括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豫剧

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中国最大的地方戏。近年来,豫剧跟随河南卫视、豫剧剧院、台湾省剧团等表演团体,途经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唱腔”、“中国歌剧”。

豫剧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种,其中唢呐曲牌130多种,横笛曲牌20多种,丝弦曲牌170多种。常用的唢呐曲牌有春来、大寒东山、东山、大桃、小桃、大开门、小开门、大风成松、小风成松、文、、吴、水龙、新水岭、柘桂芝、严家岭、山羊、、唢呐皮、娃娃等,常用的横笛曲牌有朝天子、565、哭黄天、宋、石榴花、宋、百鸟朝凤、爬鸡、小开门等。泗县曲牌常用的有小园子、九连环、花错别字、小红鞋、苦乐、浪淘沙、油葫芦、同治、算盘、婚姻等等;豫剧乐队武术领域的主要乐器是班固、塘沽、锣鼓、手钹、锣和梆子。

二.曲酒

曲剧是河南省最受欢迎的汉剧之一,过去也被称为“高泰戏”或“曲子戏”。曲酒流行于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它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曲曲音乐可以追溯到河南古子乐,是坐着上课唱的。它与河南民歌和踩高跷舞蹈相结合。1926年,由临汝县(今汝州市)农民组成的乐瞳学会在登封县首次将其搬上舞台,并正式发展成为一种戏曲。其中“高跷”由没有高跷的演员搬上舞台,是从民间歌舞到正式戏曲形式“高泰”的质的飞跃。

三.过冲

越调是河南省的汉剧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湖北西北部、陕西东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等省市。越调的主要乐器是早期的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来挂胡。

除了戏曲形式,越调还有两个分支:曲艺和木偶。1942年河南大旱期间,许多越调艺人(如张桂兰)都到街边小摊上说唱,饥荒过后,又回到舞台上唱戏。木偶的跨调分支在南阳很受欢迎,一些民间专业木偶艺术家今天仍然很活跃。

以上是豫剧三大类型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