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舌治疗(地图舌是怎么回事?)

文章目录[隐藏]

  • 1.绘制不同形状的舌头。
  • 二、为什么会有地图舌?
  • 三、地图舌,需要治疗吗?

地图舌治疗(什么是地图舌?)

地理语言最早是由雷尔在1831年描述的。它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舌炎性疾病,是一种良性过程,也称为良性游走性舌炎。

今天J-Academy就和大家一起,通过两个案例,了解儿童地图舌自我限制、游走、复发的特点、诊断和治疗。

案例1

一个3岁的男孩,舌头的前2/3和舌头的一侧有地图舌头。

这是南迪尼DB报道的一个3岁男孩的病例。在一年一度的牙齿检查中,发现这些儿童在舌前2/3和舌侧有扁圆形的地图舌(图1)。

图1。一个3岁的男孩在舌头的前2/3和舌头的侧面有一个地图舌头[1]。

没有疼痛或其他不适,但口腔检查显示51、61、74和84颗牙齿有龋齿。由于寰舌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儿童无症状,医生建议儿童治疗龋齿,保持口腔卫生,多喝水。

案例2

4岁女孩舌象随时间变化。

这是Shah N等人报道的一名4岁女童牙痛,儿童下牙列左侧剧烈疼痛,向头部放射,进食时加重,服用止痛药后可缓解。

牙科检查时,医生发现左右下颌第二乳磨牙均有龋齿。经过根尖周x光检查,孩子被诊断为可逆性牙髓炎。建议牙髓治疗后用不锈钢冠修复。

此外,经进一步口腔检查,医生发现患儿舌头背面或侧面有粉红色斑块,患处舌乳头萎缩消失,舌面光滑。这些斑块的黄色边缘略高于舌面,诊断为地图舌(图2)。儿童吃辛辣食物时只有舌头有轻微灼热感,其余时间无症状。

图2。第一次看地图时一个4岁女孩的舌头[2]。

女孩的父母没有这些舌头变化。医生指导儿童服用复合维生素糖浆,并使用舌头清洁剂来缓解症状。7天后,孩子回到门诊,原地图舌面积有所改善,但舌面中央出现一个乳头萎缩的粉红色地图舌。2周后,粉红色舌面清晰,可见突出的红色舌乳头(图3)。

图3。4岁女孩7天和14天后舌面的变化[2]。

1.绘制不同形状的舌头。

1.流行率。

儿童口腔及口腔周围软组织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地图舌和裂舌是常见的舌病。其中,地图舌在一般人群中的总体患病率约为1%-2.5%[1-2]。

儿童地图舌患病率在0.37%至14.3%之间。据悉,地图舌多见于4-4.5岁儿童。地图舌可能在女生中更常见[1-4]。

2.地图舌的形态特征。

地图舌的特点是背部、侧面和舌尖出现红斑和萎缩(如舌苔脱落)。红斑可从舌面稍突出,可为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丝状乳头消失,伴有1-2 mm宽的黄色或白色环状边缘,宛如地图状外观。

地图舌有不同的形状,目前有扁圆形、螺旋形和波浪形。地图舌的长轴似乎大致与舌中线平行[4]。

图4。平面、螺旋和波浪形地图舌示意图[4]。

如果连续观察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地图舌区的大小、形态、位置可能发生明显变化,就像地图舌在舌面上迁移(加重期)或间歇性消失(缓解期)一样。缓解期不留疤痕,但缓解期持续时间从几天到几个月或几年不等[3-4],消失后可能在其他舌粘膜部位出现复现的图谱舌。

这个特征类似于地图上海洋和陆地的变化。这种反复加重-缓解-加重的游走过程,是地图舌命名的另一种意义。

除舌黏膜外(唇黏膜、牙龈、舌下、腭)的口腔黏膜也可能发生类似图谱舌的黏膜改变,此时称为异位地理舌。

3.大多数(75.5%)地图舌不引起状疾病[3]。

但是,孩子偶尔可能会有舌头烧灼感、味觉障碍,或者对热食、酸味食物或辛辣食物的敏感性增加,这也可能会给孩子或家长带来焦虑。一项小样本的研究表明,12岁左右患有地图舌的青少年不会影响酸、甜、苦、咸食物的味道[5]。

图5。5岁女孩地图舌的红斑被白色环状边缘包围[3]。

根据上述舌的典型特征,地图舌临床上通常可以确诊,极少需要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二、为什么会有地图舌?

寰舌的发病机制在于局部舌黏膜上皮,尤其是丝状乳头的周期性脱落。上皮剥脱发生在一个部位,上皮增生持续在另一个部位,这可能是地图舌迁移特征的原因。

地图舌的病因尚不清楚。

儿童地图舌可能与环境过敏因素、维生素B缺乏、食用某些食物如奶酪、先天性畸形、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银屑病、贫血、胃肠功能障碍、念珠菌病、扁平苔藓、内分泌紊乱和精神疾病等有关[1-3]。

值得注意的是,地图舌还可能与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有关,如Reiter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综合征、Aarskog综合征、胎儿海因综合征和Robinow综合征[1]。

在这些疾病中,儿童银屑病与地图舌的关系备受关注,有学者将银屑病的舌损害称为“舌型银屑病”。

一项针对法国313名银屑病儿童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显示,7.7%的儿童有舌受累,后者表现为地图舌(4.2%)、裂舌(2.8%)或两者兼有(0.64%)。舌受累与儿童银屑病的临床或流行病学特征之间没有相关性[6]。

图6。儿童“舌银屑病”:地图舌(A)、裂舌(B)、地图舌伴裂舌(C)[6]。

三、地图舌,需要治疗吗?

由于地图舌是一种有自身局限性的良性疾病,儿童通常只需观察和治疗即可。避免食用可能加重儿童症状的辛辣食物或酸味食物。多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如果有必要,刷一下你的舌背,去除你舌头上可能隐藏的刺激物。

对于有明显疼痛症状的儿童,可尝试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倍他米松,适用于溃疡病)、他克莫司、麻药冲洗液或凝胶、碳酸氢钠溶液,或口服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抗组胺药(苯海拉明,适用于过敏),也有报道在难治病例中使用环孢素[4,8,9]。

普拉尼·JM等人在《BMJ病例报告》中报道了一个6岁男孩的地图舌头的病例。经过一年的观察,孩子的地图舌并没有消退,出现了新的灼痛感。当NSAIDs无效时,主治医生通过局部应用0.1%他克莫司软膏(每天2次,连用10天)治疗患儿地图舌,患儿地图舌明显缓解[9]。

图7。6岁男孩地图舌的变化过程:一年前第一次就诊时的地图舌(左)、未外用他克莫司时第二次就诊时的地图舌(中)、外用他克莫司后随访时舌黏膜的变化(右)[9]。

综上所述,寰舌是儿童常见的舌黏膜良性改变,儿童通常无症状。

目前病因不明,但可能与银屑病、过敏性疾病、先天性综合征等疾病有关。

地图舌通常具有自我限制、徘徊和复发的特点。对于长期观察难以缓解且症状持续的儿童,可考虑深圳生命网药物治疗。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