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原文(至圣先师:孔子经典语录86句)

孔子语录原文(至圣先师:孔子经典语录86条)

1.上大学的路,就是要有德,要亲民,要止于至善。——挑孔子的“大学”

(大学的目的是展现高尚的品格,摆脱旧习,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真诚,自欺欺人,如恶恶臭,如好色,这叫自谦,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挑孔子的“大学”

(所谓诚实的心意,就是不欺骗自己,恨恶恶恶如恨恶臭味,爱善良如爱美女,这样才能心安理得,所以君子独处时一定要小心。)

3、福润之家,德润之身,旷达而肥,所以君子必诚。——挑孔子的“大学”

财富可以装饰房子,道德可以装饰身心,心胸开阔可以让身心舒适,所以君子一定要心诚。)

4.人们不知道自己儿子的邪恶,也不知道自己幼苗的伟大。——挑孔子的“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也没有人知道自己幼苗的茂盛。)

5.绅士拥有一切,然后要求所有人。——挑孔子的“大学”

(只有德行好,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死,其叶蓁蓁。孩子回家后,对家人来说是合适的。”——挑孔子的“大学”

(《诗经》云:“郁郁葱葱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个女孩已经结婚了,可以和她丈夫的家庭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不发,就说明都发了,就说明和。做人要中立,什么是天道的地位,什么是万物的教育。——选孔子的《中庸》。

(人的情绪不表达,称为“中”;表现出遵守法律,叫做和谐。达到中和,天地各占其位,万物生长。)

8.不想对自己做就不要对别人做。——选孔子的《中庸》。

(不想让别人给你,就不要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修行近乎仁,羞耻近乎勇。——选孔子的《中庸》。

爱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知耻接近勇气。)

10、万事俱备,不准备浪费。——选孔子的《中庸》。

一切,如果你有准备,都会成功;如果你没有准备,你就会失败。)

1.要有见识,审问,仔细思考,分辨清楚,坚持到底。——选孔子的《中庸》。

(广泛学习,详细探索,仔细思考,清晰忠实地识别。)

12.天地之道可以用一句话来完成:如果是同一件事,那就是生物意外。天地之道:博野、侯野、、、游野、。——选孔子的《中庸》。

(天地规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真诚,滋养一切,不可估量。天地规律是:博大、精深、高超、聪明、长远、长远。)

13.绅士的方式是黑暗的,但日章;然而,恶棍的方式一天天地消逝了。君子之道,淡而不倦,简洁明了,温柔合理,知远近,知风物,知精妙,可与道德相提并论。——选孔子的《中庸》。

(君子做人的方式是外表平淡无色,但德行却越来越明显。反派做人的方式是:外表光鲜,但逐渐消失。君子为人之道还在于:相貌平平但不恶心,简单多彩,温柔有条理,知其远非始,知其育人始于己,知其细微之处必渐显露,从而进入圣人之德。)

14.你不说你学到了什么吗?有来自远方的朋友不令人愉快吗?他不是一个完全有道德的人吗?尽管人们可能不会注意到他,他也不会感到不安。——挑孔子的《论语》。

(如果学习后注意不断复习,不是也很惬意吗?如果有朋友远道而来求教,你心里不觉得幸福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可以做到不抱怨。有这种道德修养的人就不能叫君子吗?)

15.我生活在三个省份:你对别人不忠吗?不相信就交朋友?不熟悉?——挑孔子的《论语》。

我每天都要反思自己很多次:我是不是在尽力为别人做事?你真诚对待朋友吗?你复习过老师教你的东西吗?)

16、贤惠易色;父母可以尽力而为;东西可以通向身体;对朋友守信用。虽然我没有学过,但我称之为学习。——挑孔子的《论语》。

(敬贤者,不女色;孝敬父母,尽力而为;为君主服务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忘记死亡;和朋友打交道,可以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他说他还没有学会做人的道理,但我觉得他学会了。)

17.礼貌,和谐才是最重要的。——挑孔子的《论语》。

(使用礼仪时,要特别注意和睦相处。)

18.一个绅士吃不饱,…对事物敏感,言语谨慎,他恰到好处,为人正直,可以说是求知若渴。——挑孔子的《论语》。

(绅士从不要求吃太多…..做事要勤快,说话要谨慎,能够接近讲道理的人,向他们学习,改正他的缺点。这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

19.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的事,也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的事。——挑孔子的《论语》。

不要担心别人不认识你,而要担心你不能认识别人。)

20.以德治国,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享。——挑孔子的《论语》。

(我们应该依靠道德来治理国家。这样,就像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但星星愿意围绕着它。)

21.三百首诗,一句话,说:“天真地思考。”——挑孔子的《论语》。

(《诗经》有300篇,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纯思无邪。”

22.在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我决心学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百依百顺,七十而不逾限。——挑孔子的《论语》。

(我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时,我能够在社会上自立了。四十岁时,我不再对各种事情感到困惑。五十岁时,我知道了自然规律。六十岁时,我能理解我所听到的,并能辨别是非。七十岁了,我可以为所欲为,但没有超出礼仪规范。)

23.通过回顾过去学习新的东西,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挑孔子的《论语》。

(如果经常复习所学,可以不断产生新的体验和收获。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师。)

24、君子不如周,小人不如周。——挑孔子的《论语》。

(君子一般团结人,不只是亲近几个人,小人只勾结几个人,不亲近所有人。)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挑孔子的《论语》。

(如果只知道读书,不深入思考,什么都找不到,但如果只知道思考,拒绝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就是知道。——挑孔子的《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自己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们不相信,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大车没有转向架,小车也没有转向架。怎么做?——挑孔子的《论语》。

如果一个人不守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没有缰绳的牛车,没有缰绳的马车。我们怎么走路?)

28.你能忍受吗?你受不了吗?——挑孔子的《论语》。

(如果这种行为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

29.“关睢”,开心但不放荡,难过但不受伤。——挑孔子的《论语》。

(诗《关穗》不太喜,但也不太悲。)

30、立人就是美,选择不做仁者,你怎么知道?——挑孔子的《论语》。

(最好能达到仁的境界。如果各方面都达不到仁的境界,又怎么能算是智者呢?)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图;君子怀刑,小人怀利。——挑孔子的《论语》。

(君子想的是如何弘扬仁德,小人想的是如何得到一个舒适的地方;君子思考如何不触犯刑法,小人思考如何造福自己。)

32、不要苦于没有位置,苦于它。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遭受什么,那就去问。——挑孔子的《论语》。

(一个人不要担心没有官薪,而要担心没有当官的能力。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追求能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比喻义,小人比喻利。——挑孔子的《论语》。

(君子懂得追求道德,小人只懂得追求私利。)

34.见思齐圣人。见圣人而自省。——挑孔子的《论语》。

当你遇到一个圣人时,你应该考虑如何尊敬他。当你遇到一个不道德的人时,你应该反思自己,看看你是否有同样的缺点。)

35.君子欲言慢行快。——挑孔子的《论语》。

一个绅士应该说话谨慎,做事积极。)

36.朽木不可雕。——挑孔子的《论语》。

朽木不可雕也。)

37.敏感好学,不耻下问,叫做“文”。——挑孔子的《论语》。

(聪明好学,不耻于向地位低下的人求教,故称他为“文”。)

38.触手可及,但很蠢。——挑孔子的《论语》。

(他很聪明,别人能做到,但他很笨,别人做不到。)

39.质量比文学好,文学比历史好。温柔点,绅士点。——挑孔子的《论语》。

(如果单纯比文采好,那就没礼貌,而文采比单纯好,那也是枉然。君子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得当,才能算是君子。)

40.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挑孔子的《论语》。

(对于任何事情,只知道的人不如深爱的人,深爱的人不如享受的人。)

41.中文或以上能说英语;中产阶级以下的人不会说英语。——挑孔子的《论语》。

(对于中等天赋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渊博的知识;对于不到中等天赋的人,你不能和他们谈论渊博的知识。)

42.知者乐水,仁者乐乐山。知者动,善者静,知者乐,善者寿。——挑孔子的《论语》。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的气质像水一样活跃和流动,善良的人喜欢山,因为他的心像山一样厚。聪明的人好动,善良的人安静,聪明的人乐观,善良的人长寿。)

43.默默学习,学不厌,教不厌。——挑孔子的《论语》。

熟记所学,坚持学习不厌烦,教别人不知疲倦。)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