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产区(小木耳产业)
7月15日下午,西北A&F大学赴柞水县“争做秦岭生态守护者”调研服务团,赴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调研。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对金米村黑木耳产业进行了探索,并对其脱贫后的乡村振兴发展进行了展望。
青山是金米村给调研团队带来的第一印象,第二印象是这里设施的整洁和现代化。副书记说,在扶贫开始之前,金米村还是一个极度贫困的村庄。到2017年,全村实现了“脱贫摘帽”。原因是当地的菌类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既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又兼顾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木耳有什么样的强度?考察组前往柞水黑木耳专题博物馆,深入了解黑木耳产业。
考察组认真听取了副书记对黑木耳产业的介绍,了解到目前金米村种植的黑木耳主要种类有黑木耳、黑木耳、银耳、红木耳。在金米村黑木耳生产全过程中,通过质量追溯、技术服务网络化、数据采集自动化、生产过程可视化、设施控制智能化等一系列现代化系统。不仅保证了黑木耳的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单个菌棒的产量。
目前,金米村已建成黑木耳大数据中心、年产2000万袋黑木耳袋厂、1000吨黑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开发了5个智能化多跨黑木耳大棚,而柞水县也启动了“1153”计划,即发展黑木耳1万亩、1亿袋、5000吨产量、3亿元产值,推动发展金村还开发了黑木耳益生菌、黑木耳饮料等多种黑木耳产品,丰富了产品结构,提升了产业价值。此外,西北A&F大学等高校为当地黑木耳产业发展和产品研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这个“小木耳、大产业”的村子里,青山绿水与扶贫兼顾。在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继续奋斗,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