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垃圾处理的关注也越来越高,那么垃圾处理方式都有哪些?各自有哪些优缺点?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垃圾的危害
垃圾主要通过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地表和地下水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如果生活垃圾不能及时从市区清除或简单堆放在郊区,往往会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蚊蝇滋生,臭气熏天,还会成为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和孳生地,影响周围环境的卫生,危害人体健康。比如垃圾对地下水的污染会导致地下水中污染物含量超标,引起腹泻、血吸虫病、沙眼等疾病。贵阳市发生了一起痢疾疫情,其原因是地下水被垃圾渗滤液污染,病原微生物严重超标。
二、垃圾处理方法
(1)露天堆放是指不采取任何措施,在一定地点堆放垃圾。这种方法最不卫生,堆放场地是病虫病菌的孳生地。而且污染也是最严重的。堆料场的细菌和灰尘会在刮风时进入空气,污染空气,下雨时也会随水流动,污染水源。所以大多数国家都禁止了。然而,中国绝大多数垃圾仍然堆积在露天。
(2)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传统堆填的基础上,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工程技术。卫生填埋场必须有防止污染地下水、大气和周围环境的设施,如底部衬里处理、沼气收集、垃圾渗滤液和污水处理。卫生填埋的优点是投资成本低,缺点是占用土地多。
(2)焚烧。焚烧是指垃圾中的可燃物质在焚烧炉中燃烧,释放热能,同时产生烟雾和固体残渣。焚烧后,固体废物的体积可减少80% ~ 90%。如果焚烧装置先进,体积可以减少到原来体积的5%左右。此外,通过焚烧垃圾中的细菌和病原体,焚烧方法具有周期短、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的特点。焚烧处理因其明显的减量化和无害化而得到迅速发展。焚烧技术对废物成分有一定的要求:热值高、含水率低、可燃物含量高。而且由于焚烧成本高,适合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的地区。
(3)堆肥。堆肥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垃圾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为稳定的腐殖质,从而可以作为农田的土壤改良剂。近年来,生活垃圾处理堆肥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堆肥技术是实现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杀灭垃圾中的病原菌,有效处理垃圾中的有机物,还能生产有机肥。堆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成分,有利于农业增产。如果采用厌氧发酵,沼气也可以作为清洁能源收集。生活垃圾堆肥是通过生化反应实现的,是一种符合生态要求的垃圾处理方法,投资相对较低,运行安全性好,能够很好地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堆肥对垃圾成分的要求更高。垃圾中的石头、灰烬、金属、玻璃、塑料等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必须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