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乐器的产生,首先是模仿乐器之王管风琴。管风琴发明于公元前,鼎盛于17世纪。它是靠水力或人力鼓风,吹响与建筑物一样高大的管子而发音的乐器。
风琴是一种大型键盘乐器,结构非常复杂。风琴由手键盘和脚键盘组成,有的有4-5层。管风琴的演奏可与管弦乐队相媲美。该风琴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而且由于演出场地和环境的限制,很难移动。
为了使其便于携带,1907年,美国人t .卡西尔发明了利用电磁线圈产生音阶信号的电子琴。1920年,苏联人莱昂·特里尔发明了空气电钢琴。1939年,艾伦风琴开始在美国市场销售。这种电子琴比风琴更轻更经济,在教学和音乐厅中应用广泛,所以有一定的市场。到1950年,美国电子钢琴年产量达到10万架,接近钢琴产量。1964年,美国的穆格发明了合成器。
电子琴发展史
乐器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兴起,一些机械设备逐渐电气化和电子化。科技的这些变化和发展促进了乐器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电子乐器,如电子琴、电钢琴、电子琴、电子合成器、电吉他、电贝司等。
作为一种新的乐器,电子琴的历史没有以前的机械键盘乐器长。现在来说说键盘乐器,它是美国人劳伦斯·哈蒙特于1934年发明的,至今只有50多年的历史。最初发明它是为了代替巨大的风琴(风琴是最大的乐器,最低的发声管有10多米长)。
电子琴的演奏方式
玩电子琴,手指、手腕、手肘、上臂起着关键作用。手指、手腕、前臂和上臂虽然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各部分协调配合完成表演,但在表演中各有特点和作用。
1.手指。最直接的表现。在最前线。它包括指尖、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掌骨关节),特点是灵敏、快速、灵巧。真正控制手指弹奏技术的关键点是对第三只手指技术的严格训练。即使是水平较高的学生,也不能忽视手指的细微触摸训练。
2.手腕。玩的时候可以帮助手指玩好。手腕左右旋转,可以帮助手指调整重量,缓冲力量,避免用力敲击,使弹奏声音饱满悦耳。训练手腕的放松性、灵活性和柔韧性也是电子琴技术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前臂。更加灵活有力的部件。凭借前臂的力量,可以弹奏出强劲有力的单声道,也可以灵活地弹奏出各种快速有力的和弦、八度等音乐段落。大多数最快的八度音阶都是通过挥舞前臂来演奏的。弹奏八度时,如果从手肘到指尖的整只手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肘关节可以做出最快的动作,因为手腕不灵活,移动的时间比前臂长。在最快的速度下,前臂摆动很小,只是随着速度的减慢而增加。演奏连续乐句时,结合前臂力量,还能使声音更饱满、更粗。
4.上臂。演奏中最有力的部分。你可以用上臂弹奏出有力的和弦和八度,还可以弹奏出有力的、响亮的、厚重的声音。强打、全打、音乐高潮都需要用上臂甚至全身的力量来打。手腕、手肘、上臂的自然协调非常重要(任何情况下整个手臂的统一都是必须的),可以帮助手指弹奏出非常圆润、丰满、完美的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