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遗忘曲线(有效提高记忆力)
记忆是我们学习能力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可以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任何地方。每个人都想拥有美好的回忆,永远不会忘记任何事情。然而,现实是,如果你不及时复习今天记住的东西,你很快就会忘记。今天,学习强国将为大家介绍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以及如何使用这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简介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发现者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1850-1909)。艾宾浩斯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选择了一些无意义的音节,也就是许多不会拼写单词的字母的组合,比如ejidju、mcueyf、jriniec、odyeyktn等等。在测试了自己之后,他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根据这些点画了一条曲线,这是一条非常著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
图中纵轴代表学习中记忆的知识量,横轴代表时间(天),曲线代表记忆的变化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中记忆内容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过程是不平衡的,不是固定一天丢几个,第二天丢几个,而是记忆初期的遗忘非常快,然后逐渐变慢,时间长了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看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一天之后不努力学习,你只会学到25%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变慢,遗忘的次数减少。
第二,每个人的遗忘曲线都一样吗?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不同的生理特征、生活经历和年龄可能导致不同的记忆习惯、方式和特点。所以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找到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2.不同的记忆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忆12个无意义的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的章节,需要重复54次;背六首诗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任何理解知识的人都可以快速、全面、牢固地记住知识。否则,即使死记硬背也是吃力不讨好的。所以,那些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记住,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需要更多的记忆,以后不容易回忆。
因此,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一条关于遗忘的曲线,适用于无意义音节。
与其他材料相比,艾宾浩斯得到了不同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但基本相同。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充分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复习,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越慢。
按照反复遗忘和复习的周期,你一定会事半功倍。
事实上,只要你遵循艾宾浩斯记忆周期(5分钟、30分钟、12小时、1天、2天、4天、7天和15天),记住任何东西都是有效的。
三五个关键的记忆时间点,让知识点能够长入大脑。
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法,注意这五个时间点,就能牢牢记住这些知识:
第一个时间点:课后2-5分钟。闭上眼睛,像电影一样回放老师说的重要知识点。
第二个时间点:午休时间15-20分钟。闭上眼睛,回忆早上学到的教训。你能记得多少?如果记不住或者记不清模糊的知识点,打开课本快速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