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恐惧症(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压力,也有新的因素诱发焦虑。从宏观上看,存在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社会因素、环境恶化、科技快速发展、信息爆炸、“卖焦虑”营销行为等问题。从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事情来看,个人的自我定位、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或学习不如意、职场或情感上的PUA、对新环境的适应、房贷和个人生活角色的转换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让我们感到压力。久而久之,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或合理的宣泄,往往会让我们越来越焦虑,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焦虑症,并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可能会导致抑郁等身心问题。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和个体的一些社会功能。焦虑症其实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将重点与大家分享一种非常常见的焦虑症亚型,即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症,是我们熟悉的“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恐惧症。它的基本特征是在某些社交场合有强烈的恐惧或焦虑情绪。其主要表现是在公众或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过度紧张或焦虑。常引起脸红、出汗、口渴、发抖、胃部不适、口吃、身体僵硬或迟缓,甚至晕厥。
社交恐惧症患者往往害怕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活状态、价值观、个人情感取向等。会在可能有或预期会有被检查的情况下被负面判断,并基于这种自我认知,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自我形象,比如无法胜任某些工作、造成某种困惑、害怕被羞辱、造成尴尬,或者害怕被拒绝、冒犯他人。目前,社交恐惧症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根据研究,社交恐惧症的主要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性格:具有某些性格特征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具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过于压抑,或者对一些负面评价过于在意和害怕。
2.来自环境:家庭环境或文化特征的一些早期体验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如一些创伤性经历或在逆境和突发事件中未能获得适当的社会支持或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而导致的不良后果。这些都可能导致在面对或预期面对一些与某些特殊经历相关或相同的刺激和情境时,因为条件反射而产生强烈的恐惧和逃避心理。
3.生物因素:由于某些遗传因素的影响,患有或将要患有社交恐惧的儿童更容易患社交恐惧。
在发病年龄分布上,社交恐惧症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与儿童相比,青少年或成人的恐惧回避方式更为广泛,表现为隐蔽性高、发展缓慢,且常与其他焦虑症、抑郁症、药物滥用共病。虽然社交障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痛苦和社会损害,但很少有人主动寻求专业的治疗和帮助,而那些主动寻求帮助的人往往是在症状持续几年后才自觉地这样做。
那么,如何诊断判断社交恐惧呢?根据美国权威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它有以下诊断标准,
A.当面对一种或多种可能被他人审视的社会情境时,个体会产生明显的恐惧或焦虑。比如社交(谈话、见陌生人)、被人看(吃饭喝酒的时候)、在别人面前表演(演讲的时候)。注意:孩子的焦虑一定是在与同伴交往时出现的,而不仅仅是在与大人交往时。
B.个体害怕自己的言行或焦虑症状会导致负面评价(即被羞辱或尴尬;导致拒绝或冒犯他人)。
C.社交场合几乎总能引发恐惧或焦虑。
注意:孩子的恐惧或焦虑可能表现为哭闹、发脾气、发呆、依恋他人、畏缩或在社交场合不敢说话。
D.主动回避社交场合,或者带着强烈的恐惧或焦虑去忍受。
E.这种恐惧或焦虑与社会情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造成的实际威胁并不相称。
F.这种恐惧、焦虑或回避通常会持续至少6个月。
G.这种恐惧、焦虑或回避导致临床上有意义的疼痛,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损害。
H.这种恐惧、焦虑或回避不能归因于物质(如滥用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身体疾病。
I .这种恐惧、焦虑或回避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更好地解释,如惊恐障碍、躯体变形障碍或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
J.如果存在其他身体疾病(如帕金森病、肥胖、烧伤或外伤导致的畸形),那么这种恐惧、焦虑或回避显然是无关紧要或过度的。
如果标签是:
只在表演状态:如果这种恐惧只出现在演讲或公共场所的表演中。
当然,我们不必因为社交焦虑而被判定为社交恐惧症。比如我们刚接触喜欢的人,可能也会害羞,脸红,不知所措。或者由于自身知识和方法的限制,在新接触任务的前期,也可能出现焦虑和无从下手的情况。也有正常的害羞或者比较内向的性格,这种性格本身不是病理性的,是正常的性格特征。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甚至可能得到积极的社会认可和评价。但是,如果对职业生活或其他重要的交际功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那么就要考虑是否存在社交障碍的可能性。
在治疗方面,研究表明,大多数社交恐惧症病例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或药物辅助得到有效治疗。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社交回避行为,一定要尽快寻求专业帮助。通过专业正规的心理治疗师,通过专业的咨询和心理健康检查等技术手段来判断是否是社交恐惧症,从而尽快开展咨询和治疗服务,摆脱社交障碍,尽快恢复正常的身心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