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有些国家限制食品出口。要不要囤点粮食?”

中国大妈不仅关心国家大事,也关心国际大事。这几天,在大妈们的群里,聊的最多的就是美食。有的大妈更是雷厉风行,直接去超市“搬菜”。

国际粮食市场有点波动,难怪大妈们紧张。因为年过半百的人都体验过饿肚子的滋味;不像现在的小姐姐,吃多了是痛苦,减肥才是王道。

民以食为天,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要吃饭。那么,中国的粮食有保障吗?如果限制进口食品,我们还能自给自足吗?

带着大家的担忧,麻辣哥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请他们给大家算一笔账,让大家心里有底。

中国粮食生产是“十六连收”,饭碗里主要装的是中国粮食。

“千石树穿路,山野有水声。”目前是春耕生产的繁忙季节,全国各地正在扎实推进春耕备耕和田间管理工作。

辣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今年夏粮丰收是建立在良好基础上的。目前越冬小麦3.32亿亩,苗情稳定,一、二苗居多。土壤墒情良好,作物生长进程明显加快。

重农抓粮一直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到2019年实现“十六连收”。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119亿斤,增长0.9%,为历史最高水平。

去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是1.33。

万亿斤,什么概念?也就是说,中国有14个

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

Kg。这样的拥有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400。

Kg安全线。

一年有365个。

天,中国自己的粮食,平均到每个人的饭碗里,平均每人每天2.6左右。

斤粮食。

“毫无疑问,中国人的饭碗主要是装中餐的。”

清华大学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洪宇说。

有人说,每个人一天吃不了2.5斤的食物!还需要囤粮吗?

当然,如果人单独吃的话,这个食物肯定是够的。但是,我们老百姓“菜篮子”里的肉、蛋、奶,其实都是靠粮食支撑的。猪、鸡、牛和酒…算上消费,我国粮食可以自给,但也需要少量进口。

既然有足够的粮食吃,为什么还要进口?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处于较低水平,进口粮食不仅用于调节品种余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也是我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的具体体现。

辣哥翻译,粮食对外依存度低,换个说法就是自给率高。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对外来食品的依赖程度。

“食物依赖有两个统计口径,一个是广义依赖,一个是狭义依赖。因为粮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国际上常用狭义的概念,即单粒;中国采用广义的概念。谷物不仅指谷物,还包括豆类和薯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说。

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进口粮食2122亿斤,其中粮食352亿斤,大豆1770亿斤。广义而言,2019年我国粮食消费总量约为16110亿斤,目前我国粮食进口依存度(进口/消费)为13.2%。狭义的,也就是国际上的概念,中国的粮食进口依存度是2.2%(粮食进口/消费)。“中国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口粮完全自给。”魏对说:

这么说吧:中国可以完全实现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给自足。中国在肉、蛋、蔬菜、水果和鱼的产量方面居世界第一。我们自己解决了将近14个问题。

1亿人的吃饭问题对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要知道,中国的人口占全球的19%,耕地却只占全球面积的9.5%。吃饭是困扰我国人民几千年的大问题。中国有个成语叫“青黄不接”,意思是庄稼还没熟,陈年的粮食已经吃光了。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这只是一句话。这么多年来,中国的粮食供应,

“青黄不接”的问题已不存在,但农民“卖粮难”仍时有发生。

小麦等口粮,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近年来,我国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充足,小麦、大米等口粮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2014年以来,国家按照“产区三个月、销区六个月、平衡区四个半月”的市场供应要求,重新核定并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满足城乡居民口粮需求。

2019

2000年,中国大米和小麦的配给产量接近3.5%。

1亿吨,如果一般人,一年大概250。

公斤,也就是500。

金。先不说女人,小孩,老人。就算你体力再好,也很可能吃不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小麦和玉米生产国。目前我国的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完全可以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目前,仅大米的社会总存量就超过2亿吨。中国的大米产量不够吃,怎么库存。

据专家介绍,前几年中国对其他国家口感好的优质大米有一定的需求,比如泰国的香米,每年都有适量的大米进口。但到了2019年,进出口形势发生了逆转。

2019

2004年,中国进口了大约250吨大米.

万吨,并出口了270。

万吨大米,净出口20

一万多吨。这是将近5

年,中国首次成为大米净出口国。

小麦,对于爱吃面食的人来说,也是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9年,中国进口小麦近500万吨,主要是因为中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完成了小麦进口配额。当然,国内需求的一些品种也进口了。”李国祥说。

玉米是目前库存最大的粮食品种。

“这个国家一直在购买大米、小麦等。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热情。到2008年左右,三种主粮中玉米库存最大。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玉米一直是‘去库存’的主要品种,也是适度调减种植面积的主要品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表示,2019年中国进口玉米近500万吨,这也是中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完成玉米进口配额的原因,当然也是满足国内品种调整的需要。

随着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只会越来越大。目前,中国农产品贸易量巨大,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市场销售目的国。中国是大豆、糖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全球最大买家。

“不要以为进口一些需要调整的国产粮食品种就意味着我们吃不饱饭,国内粮食安全没有保障。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误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强调。

稳定政策、面积和产量,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能够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

当然,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新理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稳定政策、稳定面积、稳定产量。

政策稳定是稳定和完善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产粮大县奖励补贴政策。稳定面积就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稳定产量意味着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应。

“今年全国粮食面积应该稳定在14.2。

超过1亿亩,口粮面积稳定在8。

一亿多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

一万多亿斤。\”

张洪宇说,今年国家提高了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释放了重农抓粮的信号。接下来要进一步落实这些政策,保证农民种粮收入,保护和调控农民种粮积极性。

“尽管中国的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但这是一种紧平衡。中国有这么多的耕地和潜力,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和对农业的支持。”叶兴庆认为,稳定基本粮食市场,就是稳定经济社会大局和民生保障。要努力减少疫情对春耕生产的影响,把关键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夏粮丰收,为全年丰收打好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