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 享有“郑文”谥号的十大名臣
范仲淹,谥号(历史上享有最高谥号的名臣是谁)
中华民族的姓名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人的称呼系统有五个部分:姓、姓、名、字、数。这五个部分有不同的访问时间和不同的功能。简而言之,姓氏区分血缘,姓氏区分高低,名字是正式的,文字是道德的,数字是值得称赞的。
名字的种类很多,除了自名,还有其他名字、艺名、别称、法名、路名、房名、谥号、年号、庙号等。就道德判断功能而言,谥号是最重要的。
谥号制度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秦始皇时期曾短暂废除,西汉恢复。
谥号相当于某人一生的最后结论。官方信任有两种:官方信任和私人信任。官方信任是最常见的。有时候,从皇帝到王侯大臣,他们都想尽办法得到一个美好的信任或更高的谥号。
在所有的谥号中,公务员荣誉最高的谥号是“郑文”,武将荣誉最高的谥号是“忠武”。
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享有这两个顶级谥号的公务员和武将都是谁?
享有“郑文”谥号的十大名臣
[1]唐代的魏徵
唐太宗与魏徵
唐太宗时期的宰相魏徵(公元580-643年),因敢于直接进谏而受到唐太宗的称赞。
有一次,唐太宗玩鸟,看见魏徵进来,把鸟藏在怀里。事实上,魏徵已经看到了,所以他故意不停地说话。唐太宗不得不听,最后小鸟被噎死了。魏徵死后,唐太宗悲伤地说:“以人为镜,可以见得失。现在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2]唐代宋景
宋景(公元663-737年),先后任职于武侯、、、氐和五朝。为了振兴唐朝,他与姚崇共同努力,帮助唐玄宗开创了“新世纪”,与方、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圣贤。
[3]张汤说
唐代开元著名学者张越(公元667-730年)早年考科,谋略天下第一,前后三次执掌文坛。他是开元初年的一位文人,与徐国公、苏嘉齐名,故有“许岩华达”之称。
[4]北宋范仲淹
北宋范仲淹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在政治成就和文学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他倡导“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的道德操守,对后世影响深远。
[5]北宋司马光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19岁时中了进士和。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修《资治通史·子·同治鉴》。李仁宗、英宗、宗申、哲宗。
[6]元代武成
武成(公元1249-1333年),宋亡后,隐居故乡,潜心写作。学者称他为“曹鲁先生”,吴成与许衡齐名,又有“北许南吴”之称。他以毕生的精力为儒学在元代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明代方孝孺
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起草登基诏书的方孝孺(1357-1402年),被所灭,十族共873人。方孝孺强忍悲痛,从未屈服。46岁在江苏南京聚宝城下被杀。
[8]清代刘统勋
清正廉洁从政40余年的刘统勋(公元1700-1773年),敢于直接进谏,在吏治、军务、治河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他在上朝途中突然去世,享年七十五岁。龙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哀叹大臣失了脚踝,追授太傅,谥号。
[9],晚清曾国藩
曾国藩(公元1811年-1872年),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的激烈战斗,他摧毁了太平天国。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军械学校,印刷和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在美国学习的国际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驱。曾国藩、胡林翼被称为“曾胡”,李鸿章、左、张之洞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10],晚清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