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居家隔离时期,为什么 VR 还是没流行起来?

  编者按:通常意义上讲,巨大的社会变动总是和巨大的科技革命相辅相成的。因此,很多人预测,这一次的全球疫情会带动科技层面的巨大革新,比如 VR 市场的发展——因为人们都隔离在家,急需一些可以帮助他们“逃离现实”的新科技。但是记者在实际测评了市场上的几款 VR 头戴式设备后,发现全民 VR 的时代尚未到来。在这篇文章里,他总结了 VR 技术没有流行起来的原因。本文来自《纽约时报》,作者 Kevin Roose,原文标题“This Should Be VR’s Moment. Why Is It Still So Niche?”.

图片来自 Unsplash 摄影 Eddie Kopp

  VR 技术痴迷者

  我痴迷 VR 技术(virtual reality)很久了。

  二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了任天堂制造的台式游戏机 Virtual Boy。这款游戏机无疑是一款失败品,它的 3D 成像技术很粗糙,塑料耳机让人头痛,也只能玩“马里奥网球”这样简单的游戏。但是它给了我充足的信心,让我意识到科技可以为人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从那时候算起,我一共尝试了不下 12 款头戴式 VR 设备,我戴过廉价的 Google Cardboard,也尝试过高端的游戏装备。每次拿到新的设备,我都会对 VR 技术的发展前景感到乐观,但是在尝试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又一次次对 VR 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感到失望。

  上个月,在我意识到自己要在家隔离好几周之后,我决定再尝试一次 VR 技术。我觉得隔离期间,人们对这种可以逃避现实的技术应该有更大的需求。我希望 VR 可以让我暂时摆脱常规的生活。如果我足够幸运,也许 VR 还可以成为一种安全的娱乐活动。

  VR 时代尚未到来

  测评之后,我得到了如下的结论:

  先说好的方面。在技术层面,VR 确实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今的 VR 技术再也不是当年任天堂的 Virtual Boy 可以比拟的了。如今的 VR 技术不仅可以做到图像逼真,而且动作捕捉技术也相当完备。一些 VR 游戏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对玩家、电影爱好者、或者在隔离中求乐子的人来说必不可少。

  但是坏的一方面也非常明显。首先,和科幻电影中不同的是,21 世纪的我们并没有在生活中全方位享受 VR 带来的快乐与便捷。我们并没有真正进入虚拟现实的世界,没有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获得超能力。目前的 VR 系统还存在一些基本功能的缺陷,影响体验。换句话说,玩家基本上只能使用 VR 头盔来玩游戏,而不能在头盔中做太多其他事。

  我目前对这项技术还没有到失望的地步,但经过几周的测试之后,我认为数字交互式的未来无法靠 VR 头盔来实现,如果想要进入科幻世界中数字化未来,我们需要研发出一些“不浮躁”“不炫目”的新技术,其中一些技术是我们正在使用的。

  顺便一说,我买 VR 头盔的经历大致如下:一开始我想在网店上买头盔,结果发现非常困难。疫情期间,那些流行的 VR 头盔——比如 Oculus Quest 和 PlayStation VR——早已告罄。而且我发现有的设备在 eBay 上的价格竟然比全新款零售价还要高几百美元。最后我在亚马逊上抢下了 Oculus Go 品牌(这个品牌由 Facebook 创建)下的一个型号,只要 149 美元,32G。后来 Oculus Go 还给我送来了一个 399 美元的高端型号,可惜我在写文章前没能及时收到。

  疫情让 VR 设备销量增加

  疫情的爆发确实对 VR 设备的销量有所帮助。根据该行业的数据收集公司 IDC 提供的数据,VR 头盔在 2020 年的销量同比增长了 30%,而且 VR 的相关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吃香。Facebook 表示,本周该公司的广告收入达到 3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80%。Facebook 认为这样的增长和 Oculus Go 的销量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

  Facebook 的 VR 部门负责人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周末使用 VR 头盔的人数一直在增加,但是疫情期间周内使用量也在急剧上涨。人们开始用 VR 技术取代平常周内的活动,比如锻炼、和朋友出去玩等。”

  为了更系统地总结我使用 VR 技术的感受,我决定搬出一位油管上博主。这位博主叫迈克·库塞尔(Mike Cussell),专攻 VR 技术科普,在油管上有 27 万粉丝。

  给 VR 研发人员的几个建议

  这位博主的第一个建议是加快开发“社交型 VR 应用程序”,换句话说就是在游戏之外增加 VR 的社交功能,就像目前手机上的通讯技术。库塞尔说:“以后的 VR 头盔,戴上之后你就可以和朋友一起看电影。现在的 Zoom 可做不到这一点。”

  为了向我阐释这一点,库塞尔邀请我用 VR 技术一起看了一场电影。这个 VR APP 的名字叫 Bigscreen,我们俩的头像在虚拟电影院门口“相遇”,然后他请我进入一个体育场模样的虚拟剧院。我们一起看了几部预告片。预告片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更令人惊奇的是这种特殊的约电影的形式。

  这种形式虽然有趣,但是也有弊端。举个例子,我们看了 3D 版的《少年忍者神龟》,只看几分钟的话当然无所谓,但是如果要看完整部电影,那我们就得 90 分钟戴着这种笨拙、厚重的 VR 头盔。而且,虽然 Bigscreen 可以模拟吃爆米花的场面,但是你永远无法把这些虚拟爆米花吃进嘴里。

  Oculus 于 2014 年被 Facebook 收购,收购后 Facebook 就为它增加了内置聊天功能,可以和手机屏幕上的社交 APP 相关联。但是我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很少用 VR 头盔的,所以我也很少用这个头盔上的社交应用。

  库塞尔告诉我,上述的限制不应该成为我拒绝使用 VR 社交 APP 的理由。“你可以自娱自乐,也可以交新朋友,这种感受会比线下见面和交流更有趣、更私人。”

  我按照这样的建议,在库塞尔推荐的一些社交应用里结交新朋友。比如 AltSpace,这是一种虚拟的城镇广场,一群人可以聚集在一起举行音乐会,玩游戏,或者是相互交谈。但尝试了几次后我觉得挺没劲,这些聚会就是一群人围在一起聊自己,包括新冠病毒,包括最近的生活。一位主持人这样告诉我:这种聚会的规则很简单,不要开不合时宜地笑话,不要贬低女性。

目前的 VR 技术可能更适合一个人体验,而不适合用来社交图片来自 Unsplash,摄影 Martin Sanchez

  尽管有库塞尔给出的“交朋友”的建议,我还是发现 VR 更适合一个人孤独地体验。就像是在 Nature Treks VR 里显示的那样,带上头盔后,你可以在虚拟的草原或者海滩上躺着,你可以适当调整背景音乐,在舒缓的画面和音乐中放松自己。或者你可以点开 Real VR Fishing 的应用程序,然后一个人在虚拟的湖泊和河流中搜索奖品。我还发现了很多 VR 旅游的应用程序,比如一款 APP 可以让用户虚拟野营。我戴着头盔在 3D 效果的锡安国家公园漫步了 20 分钟后,发现自己真的放松了不少。

  VR 技术目前仍然是小众产品

  正如其名所暗示的那样,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逃避现实。这就是为什么各大游戏公司都在砸钱开发 VR 游戏。但是众多事实表明,VR 技术在未来绝对不会仅仅取代我们的游戏机,而是会取代更多的设备。Facebook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将 VR 称为“下一个人类主要的通讯平台”,其他的 VR 先锋则认为我们所有的生活将离不开 VR,从工作到爱情生活都可以靠虚拟现实完成。

  对很多人来说,目前其他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比如《堡垒之夜》已经是举办大型虚拟音乐会和聚会的平台,嘻哈艺人特拉维斯·斯科特(Travis Scott)不久前才在这个平台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吸引了超过 1200 万观众参加。再比如任天堂的《动物森林》,更是在隔离期间治愈了数百万渴望社交和亲近自然的用户。还有无数的人开始用 Zoom 举行虚拟的游戏之夜、鸡尾酒聚会、瑜伽课,不需要额外购买一个 VR 头盔就能实现。

  的确,以上的体验并不能像 VR 技术一样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但是很多技术本身并不需要沉浸式体验。毕竟我们不需要 VR 也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人,也能在画面中给自己添加可爱的滤镜。

  我们都是习惯的产物,如果我们已经习惯了目前已有的技术,那就不需要花高价去买昂贵的 VR 设备,再花时间适应新技术了。

  最后我告诉库塞尔,虽然我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对 VR 技术充满了憧憬,但是我还是更喜欢贴近生活的体验,喜欢结交真正的朋友。他也承认这一点,认为 VR 头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小众产品。但是他仍然相信,在全球流行病之后,VR 头盔很可能会趁势成为主流产品,因为流行病将人们隔绝在正常生活之外,人们渴望像原来那样生活和交流。

  他说:“现在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想要逃避真正的现实。”

  译者:Michiko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