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 消息,11月15日,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仪式举行。 不少网友纷纷表达了哀思之情,表示“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 据新华社报道,“ … Continue reading 袁隆平院士今日在长沙安葬 网友: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
标签: 院士
院士称中国2030年前或实现载人登月:只要技术攻关持续发展下去
中国人何时能登上月球?专家给出了说法。 视频 叶培建还直言,中国的航天员能不能去小行星和火星对我来讲是个未知数,但我一定能够看到中国航天员去月球! 之前有专家就曾表示,有“神箭&rdquo … Continue reading 院士称中国2030年前或实现载人登月:只要技术攻关持续发展下去
95岁女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引网友点赞:想获得什么 就要努力争取
据人民日报报道称,11月2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她”论坛上,95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国首个女天文台台长叶叔华,全英文演讲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rdqu … Continue reading 95岁女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引网友点赞:想获得什么 就要努力争取
“四院院士”研发 新冠特效药中和抗体已紧急获批:可对抗德尔塔变异
在新冠病毒的治疗中,传统药物效果不佳,中和抗体成为了特效药,它能有效中和新冠病毒。据光明日报报道,2015年阿尔伯尼医学奖获奖者谢晓亮教授带来重磅消息:新冠病毒新抗体已紧急获批,北京14位病人已经接受 … Continue reading “四院院士”研发 新冠特效药中和抗体已紧急获批:可对抗德尔塔变异
灵敏度世界第一 中科院院士:我国将再造5个天眼望远镜
中国的FAST射电望远镜直径高达500米,是全球最大也是最灵敏的,科学家通过它已经发表多个研究成果了。中科院院士武向平日前表示,我国将推进启动建设另外5台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与FAST组成一个巨大 … Continue reading 灵敏度世界第一 中科院院士:我国将再造5个天眼望远镜
何祚庥院士:杨振宁和翁帆是段千载难逢的良缘 可遇不可求
94岁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与杨振宁先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有往来,是杨振宁先生(获诺奖后)回国访问时最早与他接触的本土科学家之一。 在上一篇访问中,何院士向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谈 … Continue reading 何祚庥院士:杨振宁和翁帆是段千载难逢的良缘 可遇不可求
拉来院士!小米牵头组建智能图像处理研究中心 死磕硬核科技
10月16日,“智能图像处理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启动会在小米科技园举行。 该中心由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国内一流学府和高新技术企业共同组建,都在视觉芯片、 … Continue reading 拉来院士!小米牵头组建智能图像处理研究中心 死磕硬核科技
悼念!两院院士郑哲敏逝世 享年97岁: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8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据了解,郑哲敏,1924年10月2 … Continue reading 悼念!两院院士郑哲敏逝世 享年97岁: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闻玉梅院士:打了疫苗100%不会死亡 不打很危险
“您直接跟病毒打交道,就不害怕么?” 坐在实验室外,87岁的闻玉梅院士和我们有这样一番聊天。在她的口吻中,和病毒分子天天打交道,见惯不怪,这是一份相当平常的工作,并不像外人想象 … Continue reading 闻玉梅院士:打了疫苗100%不会死亡 不打很危险
13部门联合发文:院士增选 同等条件下女性优先
《措施》制定的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更好发挥女性科技人才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重要作用。 《措施》坚持性别平等、机会平等,对女性科技人才在职 … Continue reading 13部门联合发文:院士增选 同等条件下女性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