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科技消息】7月22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根据工信部网站公布的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列出了2025年前七个月新能源汽车新品在技术路线上的显著变化。
崔东树指出,尽管氢燃料车型表现低迷,但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趋势愈发明显,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普遍超过600公里,换电模式和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2025年的新能源车免税目录共收录了3009款车型,相较于2024年的高峰期有所减少。其中,纯电动车数量众多,增程类车型增长迅速,达到170款,而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同样占据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乘用车领域未再推出新的氢燃料电池车型。
在新车动力结构方面,纯电动车型在乘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增程车型近期呈现爆发式增长,而插混车型也保持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对于客车而言,纯电动依然是主流选择,且插混车型有所恢复。专用车领域,纯电动车型仍然是绝对主力,不过氢燃料车型热度上升。
换电模式作为新能源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专用车领域,换电车型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这表明,在特定应用场景下,换电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提高运营效率。
关于纯电动乘用车的续航里程,2025年推出的车型中,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的产品数量持续增加,标志着技术进步的显著成果。相比之下,300公里以下的短续航车型推出量大幅减少,显示出市场对更高续航能力的需求。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多集中在100至200公里之间,而增程式电动车则主要分布在150至250公里区间,部分车型甚至达到了250至299公里的长续航标准。
电池能量密度方面,近年来纯电动车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较为缓慢,但在2025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技术逐渐成熟,特别是乘用车产品脱离补贴依赖后,130至140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成为主流。与此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中低能量密度的产品较多,而增程车型则更多采用高能量密度电池。
从具体品牌来看,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表现出色,如吉利、长安等品牌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在能耗控制上具有明显优势。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长安、奇瑞、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的表现同样亮眼,部分车型的能耗已降至15度左右。此外,长续航增程车型由于其较低的油耗和电耗,也被视为未来市场的一个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