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 为什么要在曹娥碑背面写黄娟、少妇、孙子、臼?
  • 黄绢少妇,孙子邱老什么意思
  • 谁知道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曹娥碑的内容是不是杨修解读的?是哪一集?深深感激
  • 吴伟品尝了曹娥的纪念碑…可以看看曹操是什么样的性格,快速给答案加10分
  • 年轻女人是什么意思?

曹娥碑(曹娥碑高清)-冯金伟博客园

  

为什么要在曹娥碑背面写黄娟、少妇、孙子、臼?

  黄绢:黄绢,就是有颜色的丝,杨修解释的“色丝”,从构字的角度来说,指的是“色”字和绞丝旁组合,就是“绝”字;幼妇:年幼的妇女,就是少女,因此是“妙”字;外孙:女儿的儿女,杨修引其为“女之子”,因此是“好”字;齑臼:“齑”指的是姜、蒜、韭菜等带有辛辣味的调味品;“臼”指的是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部凹下的捣舂器具;“齑臼”合起来就是用来接“受”“辛”料的器皿。而“受辛”是“辞”的古体字,所以,是“辞”字。四字合在一起便成「绝妙好辞」。

  

黄绢少妇,孙子邱老什么意思

  

绝妙的措辞。

  

  

  

东汉时,浙江上虞有一个叫曹娥的14岁女孩。因为她父亲淹死在河里,曹娥去河边寻找他父亲的尸体,最后淹死了。故事流传很快,又加上了迷信。曹娥成了封建社会孝道的典型。当时,“上虞昌都”还为曹娥冤树立了一座丰碑,这座丰碑是后人传世的著名丰碑——碑。

  

据说碑文是韩丹春写的,当时他才13岁。当着大家的面,稍加思索,他一笔就把题词写好了,相当优秀。著名作家蔡邕路过上虞时去看了这座纪念碑,但他到达时已经是下午晚些时候了。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抚摸着,读着碑文,然后在碑文背面刻下八个大字:“黄绢少妇孙子臼”。当时没有人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据《世说新语》记载,蔡邕题词后的一天,曹操和他的“主簿”(类似于现在的秘书)杨修路过上虞,一起去看了曹娥碑。曹操指着蔡邕的题词问杨修:“你知道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回答:“我知道。”曹操说:“先不说,让我想想。”走了三十里,曹操明白了,说:“我也要出来。我们写下自己的理解吧。”杨修接着写道:“黄绢、彩丝,这是一个‘绝对’的词;少妇,少女,这是个‘妙’字;孙子,女人的儿子,这是个‘好’字;是“词”的一个字(“迟”与“词”相同)。这八个字的意思是‘妙词’!”曹操见果然如其所写,感慨万千地对杨修说:“我的才华不如你!”

  

后来,人们用“黄绢少妇”或“妙词”来称赞高文采和好诗。

  

谁知道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曹娥碑的内容是不是杨修解读的?是哪一集?深深感激

  这个真是没有注意,不过对于电视剧而言,本来就倾注在历史纷争方面,杨修读曹娥碑的片段应该是没有。因为如果有,当时旁边还站着蔡文姬的,男人的戏里面女性角色是比较受关注的,比方貂蝉,大小乔等,但是新旧电视剧里面好像木有蔡文姬这个角色。

  

吴伟品尝了曹娥的纪念碑…可以看看曹操是什么样的性格,快速给答案加10分

  很谦虚

  

年轻女人是什么意思?

  黄绢幼妇 ( huáng juàn yòu fù )解 释 “绝妙”二字的隐语。黄绢幼妇 (绝妙好辞),这两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成语典故

  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江里淹死,曹娥投江寻觅父亲的尸体,最后也被淹死了。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并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孝女”的典型。当时的“上虞长”度尚为曹娥立了纪念碑。这个碑就是后世所传的名碑——《曹娥碑》。

  据说碑文是邯郸淳所作,当时,邯郸淳年仅13岁。他当着众人之面,略加思索就将碑文一挥而就,写得相当出色。著名文学家蔡邕路过上虞时,曾特地去看这个碑,可是他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抚摸着读完碑文,然后在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当时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据《世说新语》载,蔡邕题字后的一天,魏武和他的“主簿”(类似现在的秘书)杨修路过上虞,便一同去看《曹娥碑》。魏武指着蔡邕的题字,问杨修:“这八个字的意思你知道吗?”杨修回答:“知道。”魏武说:“你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30里路,魏武才明白过来,说:“我也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杨修于是写道:“黄绢,色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子也,这是个‘好’字;齑臼,受辛也,这是一个‘辞’(‘辤’同‘辞’)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魏武一看,跟自己写的完全一样,便十分感慨地对杨修说:“我的才能不及你!”

  后来,人们便以“黄绢幼妇”或“绝妙好辞’作为文才高、诗词佳的赞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