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为什么排华(1998印尼大屠高清图真实照片)
文章目录[隐藏]
- 第一次排华运动
- 中国的救援行动
- 第二次排华运动
- 深度分析:为什么华人会被印尼原住民排斥?
二战结束后,印尼开始实施打压华人的政策,使得生活在印尼的华人苦不堪言。中国人甚至没想到的是,印尼在短短30年内发起了两次排华运动。
在这两次反华运动中,有近30万华人惨遭屠杀,这是印尼华人一生的噩梦。竞选结束后,印尼政府没有惩罚当地的印尼人。印尼政府的行为让中国政府怒不可遏,断绝了两国关系。
那么,这次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救助措施?印尼为什么要屠杀华人对抗中国?
第一次排华运动
纵观历史,在所有东南亚国家中,印尼华人遭受的灾难最多。二战结束以来,印尼极端民族势力纷纷抬头。
他们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发动了十几场暴乱,让生活在印尼的中国人每天都恐慌痛苦。
1959年,为了进一步遏制华人,印尼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最严厉的是10号禁令。
印尼政府表示,将禁止华人在县市以下地区经营零售业务。这项政策一经颁布,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失去了工作,此后许多中国人生活在贫困和流离失所中。
此外,印尼政府还在教育政策上大力打压华人,迫使华人学校倒闭。到1960年底,印尼70%的华校已经倒闭,只剩下30%的华校正常运转。
印尼政府的一系列措施让很多中国人感到寒冷。当时很多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是留在印尼还是放弃自己的事业回到祖国?
“9.30”政变,苏哈托政府上台“9.30”政变后,苏哈托政府上台。
然而,印尼华人还没来得及思考,国内就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9.30”政变。
在这场政变中,极端民族主义的印尼政客以反共的名义,屠杀了印尼近40万华人。有一段时间,印尼这个国家被恐怖所蔓延,数百万生活在印尼的中国人晚上睡不着觉,每个人都处于危险之中。
1965年9月30日,时任印尼战略预备队司令的苏哈托发动武装政变,并抓住印尼现政府的一些不实罪名,让他站在道德最高点,大肆宣扬政变是正义之举,取缔印尼共产党。
之后,苏哈托秘密派人搜寻印尼共产党人,在全国范围内屠杀印尼共产党人及其追随者。
此外,印尼全国掀起排华运动高潮,印尼原住民踊跃参与。他们肆意逮捕中国人,给他们扣上反共的帽子,导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被屠杀。
同年10月8日,一群印尼原住民聚集在中国领事馆外,在总领馆门口张贴反华传单。传单上写着:“中国是九一八运动的指导者,立即赶走所有中国人!”
到今年年底,反华运动愈演愈烈,印尼各省市到处都是反华暴徒。他们抢劫华人商店,袭击当地华人协会,用火摧毁其建筑。
这一事件后,印尼苏哈托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打压华人的政策。政府规定所有中国学校都应该关闭。此外,苏哈托还对华人实施强制同化政策,迫使华人融入印尼本土文化。
华侨回国老照片华侨回国老照片
中国的救援行动
得知这一事件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央政府立即展开救援行动,对一些想回国的华侨作出妥善安排。
1966年4月12日,中国代表在会见印尼代表时,提出了华侨回国问题,中方对此进行了强调。\”印尼应安排船只遣返自愿返回中国的华侨.\”
之后,中国政府仍然不信任海外华人同胞,于是在5月18日的印尼照会中,中国主动提出接收海外华人。
这张纸条发出后,中国政府的“光华船”数次往返印尼码头,只为接载其华侨同胞。
在码头等候的华侨远远地看到了中国船只升起的五星红旗。
许多人看到我们祖国的这艘船时,忍不住哭了。
后来,反华风波在印尼逐渐平息。面对中国政府的质疑,印尼政府选择了沉默。他们没有处理任何挑起暴乱的人,对这场悲剧视而不见。
印尼的做法让中国政府非常失望。1967年,中国政府与印尼断交,1990年才恢复外交关系。
第二次排华运动
1998年1月,东南亚发生严重金融危机,印尼国内矛盾开始激化,反华情绪高涨,再次引发骚乱。
同年5月13日,印尼发生大规模骚乱,震惊全球。其中,中国人是最受伤害的群体,一些中国人逃离印度尼西亚,到世界各地寻求新生活。
骚乱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会见印尼政府,要求印尼政府尽快查明真相,确保在印尼华人的安全。
此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崛起,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祖国的强大祝福了印尼华人。此时,印尼政府风雨飘摇,面临民众信任危机。自然,它不想再次敌视中国。因此,印尼军方派出了大量的军事行动来镇压该市的骚乱。
苏哈托苏哈托
印尼的经济危机让该国“总统”苏哈托陷入政治危机。此时,政治舞台上很多人都公开表示反对苏哈托继续执政。
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压力,苏哈托于5月21日向全国人民发表了广播讲话,并表示将辞去“总统”一职。
至此,极端民族政治家苏哈托告别“总统”宝座30余年,统治结束,印尼政府开始进入后苏哈托时代。
之后印尼政府取消了一系列歧视印尼华人的政策,大大改善了印尼华人的生活环境。
深度分析:为什么华人会被印尼原住民排斥?
如今印尼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友好,华人的地位也有了保障。然而,我们从未忘记1965年和199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的两起反华事件。针对这两起事件,很多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守法的印尼华人屡屡被当地当局排挤?
其实这可以追溯到荷兰的殖民统治。当时,荷兰殖民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加强了对印尼土著居民的剥削。
他们把印尼的原住民送去当苦力,但对当地华人又实施了另一项政策,完全没有压制或限制华人的活动。可以说,荷兰殖民者的分裂统治,为当地原住民埋下了仇视华人的种子。
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占领了印度尼西亚。日军为了占领印尼的墓地,利用华人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把民族文化和经济地位放在光明的一面,故意制造华人与原住民之间的裂痕,激起当地原住民的民族反华情绪。
后来二战结束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撤出印尼。
此后,风雨交加的印尼终于恢复了和平稳定,政府也终于将自己的政权紧紧握在手中。
印尼社会秩序恢复稳定后,国内社会矛盾开始激化。由于历史上荷兰殖民者的各个击破政策,印尼的土著居民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大多从事低水平的劳动工作,这与生活在城市的印尼华人有很大不同。
因此,基于这种情况,印度尼西亚的土著居民有一种不公平的心理。他们认为中国人在剥削他们,他们的财富是通过压迫他们获得的。许多印尼土著人把他们的贫穷归因于这里的中国人。
随着民族主义的高涨,印尼政府调整了对华战略,他们开始颁布一系列打压华人的政策,导致数万印尼华人流离失所。
当时很多印尼民族主义者发表反华言论。他们把国家的经济落后归咎于所有的当地华人,并通过报纸、广播等手段,指责当地华人,宣传反华思想。
苏哈托苏哈托
这些言论影响了印尼的原居民,所以很多原居民对中国产生了仇恨。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尼原住民对中国的仇恨越来越深,1965年苏哈托政府上台后爆发,大规模反华运动迫在眉睫。
这场运动后,苏哈托政府采取了经济与政治相结合的方式,开始同化华人。他们禁止中国人说中文,并在中国人的身份证上加上特殊标签,使他们成为印尼的二等公民。
索托政府的行动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抬高了印尼的种族主义情绪,为种族主义的滋长提供了舒适的温床。因此,大规模的反华运动以后还会再次发生。
1998年,印度尼西亚爆发了五月暴乱。当国内经济不景气时,印尼原住民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中国人。他们肆意抢劫华人商店,让印尼华人苦不堪言。
之后,印尼华人参政意识开始上升。他们成立了代表自己利益的中国政党,积极参与印尼的政治事务,为自己争取平等和自由。
在他们的努力下,印尼的歧视华人政策被废除,种族歧视的观念在印尼社会受到谴责,华人的地位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很容易看出,5月暴乱与印尼华人参政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因为移民印尼的华人大多是沿海的穷人。他们出国的目的是摆脱贫穷的命运,谋生,所以他们基本上没有参政意识。
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来到印尼的华人很难与当地的原住民交流,因此无法融入印尼社会,也无法产生民族认同,因此不关心印尼的政治事务。
再加上后来印尼政府推行的排华政策,华人一度处于印尼社会政治的权力圈之外,无法直接参与真正的政治决策,这也造成了印尼华人的被动地位。因此,当印尼陷入经济和政治危机时,中国人很容易成为斗争的受害者。
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对东南亚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中国的实力势必会影响印尼政府的一些对华政策。
后苏哈托时代,印尼对中国采取了更加友好的外交政策,印尼政府积极与中国合作。
以5月暴乱为戒,我们在中国宣传“人人平等”的思想,废除一切歧视华人的政策,缓和了华人与印尼人的矛盾,为两国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开端。